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業內人士揭秘飯店酒水高價利益鏈:多收的消費者買單
2010-11-17 10:32: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賈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7日訊 超市賣11.50元的果汁,到了飯店裡就28元;可樂、雪碧,超市2元,在飯店裡賣四五元;在名煙名酒專賣店裡售價510元的38度飛天茅臺酒,到了酒店售價就飆昇到1888元……酒水登上飯店酒單,身價就翻番。近日,一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飯店酒水價格之所以高,是飯店本身謀暴利和酒廠利潤分配互相迎合的結果。市民上飯店

  一頓飯一半是酒錢

  消費者陳先生經常陪客戶去中高檔酒店吃飯,雖然都是公司出錢,但他還是每次都對飯店裡的酒水價格之高感到驚訝。陳先生說,每次去飯店吃飯,花在酒水上的錢跟花在飯菜上的錢差不多,有時候甚至更高。如1000元左右一頓飯,酒水錢就得花掉多半。『如果到飯店自己掏腰包吃飯,無論如何都不會點那些酒水的。』消費者齊先生常和朋友下飯店,他表示,在一些經濟型飯店吃飯,菜餚價格還可以,就是酒水價格偏高。『打個比方,一瓶超市只賣三四元的啤酒,到了飯店就要10元錢。』平時喜歡喝啤酒的他,到飯店從來都不敢敞開喝,覺得『不合適』。

  采訪中,一些消費者表示,如果飯店裡的酒水加價20-30%還可以接受,但動輒翻番漲,就讓人難以接受了。黃女士說,超市裡三四十元一瓶的紅酒,到了中等規模的飯店價格就會飆昇到80-100元左右,正是這一價格上的巨大反差,讓人有種『挨宰』的感覺。

  哈市黃河路上一餐飲老板給記者舉例,300元錢的飯菜不加酒水,利潤能有20%左右,而加上酒水,利潤則能達到35%以上。『要是顧客自帶酒水怎麼辦?』面對記者的提問,這位老板說:『我們飯店謝絕自帶酒水。』

  飯店酒價很高很暴利

  近日,記者以訂餐的名義來到長江路157號沸騰魚鄉酒店,工作人員介紹說,酒店有53度融合特供50年茅臺酒,每瓶2880元,五糧液特供酒52度1180元,水井坊39度780元,53度860元。而地產酒有玉泉方瓶和諧清雅36度198元,32度208元,富裕老窖東方巨龍398元。如果想要喝其他名酒,店裡采購人員可以現去采購,但謝絕自帶酒水。

  晶鑫珍品海鮮酒店的酒水價格也相當昂貴。38度茅臺酒每瓶1080元,五糧液53度1780元,52度1280元,水井坊53度1180元,39度1080元。富裕老窖東方巨龍498元。果汁系列目前只有現榨水果汁,一紮128-158元。在福順天天大酒店,38度茅臺售價1888元,52度五糧液1188元,水井坊38度768元,52度868元,富裕老窖東方巨龍438元。飲品中最貴的是市面上看不到的『喜愛』果汁,單價42元。

  記者查詢了一下名酒在大型超市的價格:38度茅臺469元,52度五糧液658元,水井坊39度618元,52度698元,富裕老窖東方巨龍298元,玉泉方瓶和諧清雅32度178元。相較之下,飯店裡的39度水井坊貴了162-462元;38度茅臺最多貴了1419元;52度五糧液貴了500元左右;富裕老窖東方巨龍貴了100-200元;玉泉方瓶和諧清雅32度貴了30元。

  飲料中,價差幅度最明顯的是各種果汁。飯店匯源果汁28元、聽裝可樂4-5元、酸奶18元;超市匯源果汁11.50元、聽裝可樂2元、酸奶8元(絕大多數超市無同類貨品)。可以看出,價格增幅都在100%以上。


 

  飯店收高額進店費 酒廠調高批發價

  張先生說,飯店菜品加價率和酒水的加價率無法相比,菜品利潤大多在20%左右,酒水都在100%以上。為謀取更大的利潤,大中型飯店還實行『買店經營』模式,收取進店酒水高額的進店費,拿到這筆錢的飯店,酒水進價高於廠家給商超及其他沒有進店費飯店的價格。

  為擴大酒水在酒店市場中的佔有率,擠佔其他品牌的市場空間,酒廠和經銷商紛紛搶佔飯店,不惜掏取進店費。按目前哈市餐飲行業潛規則,進店費收取多少,按酒店的檔次、經營規模和客流量大小而不同。一般情況下一個單品(一種酒)的進店費一年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要是一個品牌有系列產品的話,則要幾萬元到幾十萬之間。『一些酒進不了飯店,多是過不了進場費這道門檻。』張先生如是說。

  哈市一地產白酒經銷商李先生講,白酒從生產環節到流通領域有四種價格,包括成本價,出廠價、批發價和零售價。一瓶普通白酒在出廠前的成本不超過10元錢,出廠價一般會定在20-80元之間。這部分加價並不是酒廠的純利潤,大部分錢都分攤到了營銷成本中。據李先生講,白酒的主要銷路是在各大酒店、飯店,白酒在餐飲行業銷售的營銷成本大致可以分為進店費、贊助費、瓶蓋費和對酒店經營者的獎勵。其中瓶蓋費是給服務員的,每個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廠家給飯店高額進店費後,酒水進店的價格也相對提高,例如進超市60元一瓶的紅酒,給飯店的價格就可能達到70-80元,飯店進價高了,自然會要從消費者身上找回。

  據介紹,哈市一些大型餐飲企業的茅臺、五糧液、水井坊等名酒多是為了擺門面、提昇檔次用,飯店經營者往往會主動聯系這些名酒的經銷商進貨,不需要付進店費,但是為了抬高自己的飯店檔次,酒的標價都很高。

  地產酒和啤酒領域的競爭更為殘酷。為了佔有更多市場份額,啤酒廠商紛紛打起『專賣』牌,為了拉攏飯店,還要額外贈送產品,這些錢最後也是要算到消費者身上的。哈市一燒烤城負責人講,他家是雪花啤酒(精裝)專賣,每瓶5元錢。這個季節每月至少賣八九百箱,夏天更多。其中430箱是不花錢的,因他家是『專賣』,廠家額外贈的。

  業內人士張先生說,如此高的酒水價格之下,飯店保證了自己的收益,酒水經銷商和廠家避免了競爭帶來的價格戰。雙方的收益都能保證,自然沒有人站出來打破這個行規。『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