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101期
2010-11-26 18:25: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伊春市開展互幫共建活動

  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開展

  為更好地推進全市創先爭優活動不斷深入,確保實施『林都先鋒工程』更具活力,伊春市在全市基層黨組織中組織開展了互幫共建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基層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互幫共建活動,初步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同提高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場縣、城鄉、校企黨建的合作共贏。

  場縣合作共建,助推縣域經濟發展。大力開展場縣共建活動,指導嘉蔭農場和鐵力農場黨組織與周邊4個鎮、13個村黨組織結成共建對子,相互學習借鑒黨建工作經驗,搭建『組織聯合創先進,黨員聯動爭優秀,場縣共建謀發展』的共建平臺,以『密切場縣共建合作,加快農業調整步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為活動主題,通過組織村民代表到農場實地走訪,幫助他們對比分析土地流轉會產生的經濟收益,動員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2010年伊春市完成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0萬畝,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民達500餘人,除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一筆補償金外,農民還通過出外打工、經商等形式,人均創收1萬多元。目前,全市共建立場縣(市)共建黨員高產玉米示范園區、示范田8處,總面積達7685畝。實施跨區代耕作業面積82萬畝,並解決了這部分地區耕地板結、犁底層增厚上移問題。

  城鄉合作共建,推動新農村建設。市委結合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針對農村黨組織不同程度存在的職能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設施不完備等薄弱環節,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的比較優勢,組織建立共建對子205個,並從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抽調98名有農村工作經驗的科級乾部作為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共同就經濟建設、黨的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等問題進行研究,結合農村黨組織的實際情況,幫助謀劃經濟發展思路和黨建工作思路,支持村級黨組織抓好黨建、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工作。目前,市直機關、企事業幫扶單位先後投入資金815.8萬元,用於幫助農村基層黨組織進行基礎建設。同時,幫建單位積極強化服務職能,努力在搭建產銷對接、村企對接平臺上下功夫。今年以來,在幫建單位的積極協調下,集佳牧業與14戶玉米種植大戶簽訂了粘玉米訂單,與1900戶農戶簽訂了養雞訂單;九河泉米業與600戶農戶簽訂了水稻訂單。通過鼓勵興辦上下游產業,在農村大力推廣地源熱泵、沼氣應用和生物質氣化爐應用等措施,形成了種(養)、加、研、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

  校企、校村合作共建,促進互利共贏。積極引導大中專院校從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出發,加強與行業、企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單位的合作,推廣『訂單式』培養模式,共建成校企合作對子43個,有效地搭建了學校與企業供需平臺,提高了畢業生就業率。伊春職業技術學院受伊春林業管理局委托,為17個林業局定向開設了林業技術、園林技術、森林生態旅游三個專業;為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定向開設礦物加工技術、鋼鐵冶煉技術兩個專業;為北京金漢斯餐飲連鎖管理有限公司定向開設了餐飲管理與服務、酒店管理、食品加工技術三個專業。伊春市職業高級中學依托企業需求辦學,與大連、青島、煙臺等地100多家企業達成用工協議,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旅游服務與管理、工藝美術、學前教育、機電一體化6個重點專業,並根據企業和用人單位反饋,調整教學內容,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市委積極聯絡伊春職業學院等高等院校和市、縣兩級畜牧獸醫站、農技站等單位,與各村結成幫扶共建單位,無償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諮詢服務,各結對鄉(鎮)村為院校和涉農站點提供便利條件,建立科技實驗基地和師生實踐基地。目前,全市19個鄉(鎮)、205個村全部與大中專院校,涉農服務站點結成幫扶對子。今年上半年,院校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農村提供各類技術服務930多次。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