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121期
2010-11-26 18:46: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齊齊哈爾市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

  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齊齊哈爾市以『樹立公正誠信形象、強化社會服務功能』為主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通過大力加強和規范社會組織黨的建設,不斷提昇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一、建管並重,打牢發揮作用基礎

  1、加強組建。市委采取上級黨組織包建、先進黨組織帶建、黨建聯絡員領建、群團組織聯建等多種辦法推進組建工作。對常設辦事機構專職人員中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及時單獨建立黨組織;對活動正常、人員便於集中但黨員人數較少、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的,建立聯合黨組織。全市社區黨組織與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建立了雙向聯系制度,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和注冊登記、年度檢查情況適時進行相互通報。同時,采取選派黨建指導員、設立黨員聯絡服務站和先行建立群團組織等辦法,把黨的工作開展起來,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新建社會組織黨組織11個,工會組織28個,共青團組織32個,婦女組織23個。

  2、理順隸屬關系。市委按照方便管理、方便工作、方便指導的原則,堅持屬地管理與行業管理相結合,構建以塊為主、以條為輔的管理模式。市級審批或注冊的社會組織,由市級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管理;縣區級審批或注冊登記的,由縣(市)區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負責管理。對已成立行業協會的社會組織,其黨組織關系由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依托行業協會黨組織管理。對一些規模較小,政策性、專業性不強,與街道社區和鄉村依附性較大的社會組織,以及行業關系隸屬於地方的社會組織,黨組織關系實行屬地管理。形成了以業務主管單位管理或屬地化管理為主、以行業協會黨組織為依托、市縣分級負責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體制。

  3、健全制度。市委建立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組織部門牽頭,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專題研究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市委組織部和市民政局黨委聯合制定了《齊齊哈爾市社會組織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細則》,建立和規范了『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員目標管理、發展黨員和黨員聯系群眾等工作制度,各級黨委還積極幫助社會組織黨組織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黨組織與業主溝通協商、思想政治工作等制度,使黨組織工作與社會組織發展緊密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啟動後,市溫州商會黨支部在上級黨組織的指導下建立和規范了學習例會、黨建聯席會等20多項制度,並利用建黨紀念活動表彰優秀共產黨員,激勵了會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選育並舉,提昇發揮作用能力

  1、配齊配強黨組織負責人。各級黨委通過『內部選育、外部選派、社會招聘』等方式,選好配強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市委規定,社會組織辭退或解聘黨組織負責人,必須事先征得上級黨組織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同意。積極推行創業承諾制度,實施不合格社會組織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調整制度,把做好服務作為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年度和屆期履職承諾的重要內容,對崗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差、服務態度差、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員乾部,按規定予以調整。同時,積極倡導社會組織黨員行政負責人和黨組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兼職』,實現黨組織有為有位。

  2、加強培訓培養。市委在依托市、縣(市、區)委黨校組織好集中培訓的基礎上,積極指導社會組織黨組織把服務業績突出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服務業績突出的優秀黨員培養成乾部,把服務業績突出的優秀黨員乾部培養成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各社會組織按照市委要求堅持組織自學與講學相結合,普遍建立社會組織黨員、乾部『每周一題』集中學習制度,實行『每月一講』,倡導『日學一小時,月讀一本書』,建立社會組織黨員、乾部學習檔案,推行定期學習考評制度。

  3、注重發揮作用。市委通過推薦業主擔任社會職務或當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斷提高業主的政治覺悟和主動支持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同時,認真做好黨員業主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引導他們自覺遵守黨的章程,強化黨員意識,履行黨員義務,始終保持先進性,並通過各種協會、大型公益活動等平臺發揮好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創爭並進,搭建發揮作用平臺

  1、創新活動載體。針對不同類別社會組織黨組織的職責任務,精心設計活動載體,並與深化『先鋒工程』、黨員服務區、黨員先鋒崗、黨員承諾制等載體活動有機結合。行業協會黨組織深入開展爭做『誠信服務行業先鋒』行動,將行業協會與會員單位的創先爭優活動結合統一起來,進一步提昇行業協會的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公益性協會黨組織深入開展爭做『誠信服務公益先鋒』行動,積極推動開展安老扶幼、扶貧濟困、扶弱助孤、助學助醫等公益活動;社會團體黨組織深入開展爭做『誠信服務學術先鋒』行動,推進經濟社會建設的理論、機制、方式等各方面的創新,充分發揮學會研究會在凝聚科學人纔、創新科學理論、傳承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民辦非企業單位黨組織深入開展爭做『誠信服務自律先鋒』行動,充分發揮民辦非企業單位在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社會管理效率、參與社會建設以及構建和諧社會中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2、突出典型示范。市委以規模較大、經營狀況較好的新社會組織為重點,著力培養和抓好黨組織組建工作,以此影響和帶動其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在抓好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面上指導的同時,直接聯系一批重點單位,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共建立社會組織黨建聯系點21家,以溫州商會、永安醫院等為重點,確定了一批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群體,有效地發揮了典型的示范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

  3、構建和諧關系。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加強行業黨組織建設、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機遇和強勁動力。黨組織通過創辦報刊、開闢網站、舉辦活動等方式,向員工宣傳有關政策、法律知識,幫助員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加強員工文體活動中心建設,通過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構建互助友愛、融洽協調的工作生活氛圍,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