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訊(秦雷 記者岳雲雪) 涉及銀行卡詐騙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電信詐騙犯罪,哈市警方今日以實例向廣大市民揭秘該種類型犯罪的作案手段及特點,提高廣大市民的防范意識。
案例回放:
今年初的一天,市民邵芝慧家的電話鈴聲響起,來電顯示的號碼是00019開頭,接聽後對方說:『您好,我們是某某銀行客戶服務中心,您的銀行卡已經惡意透支2萬多元,如有疑問,我可以把電話轉到某市公安局。』邵芝慧一聽大吃一驚,電話很快轉到了『公安局』,對方自稱是某市公安局的孟警官,語氣嚴肅地說:『我們在偵辦一起特大涉黑案件中,發現你的銀行卡和身份證涉嫌洗錢和販毒等犯罪活動,為進一步查清案情,你必須將所有銀行卡內的資金全部轉入司法機關提供的安全賬戶,否則將被凍結,還要追究你的責任。』出於心裡害怕和對司法機關的信任,邵芝慧立即趕到銀行,將自己所有銀行卡內的10餘萬元存款全部轉入『公安局』提供的一個『安全賬戶』中。轉帳後邵芝慧越想越不對勁,自己從來沒到過某市,怎麼會莫名其妙地卷進犯罪案件中呢?到銀行一查,所謂『安全賬戶』內的錢已經全部被轉走了,也無法與對方取得聯系,這纔發覺被騙了。
此類型犯罪特點及手段:
犯罪分子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手機短信通知被害人銀行卡消費、透支或電話欠費,如被害人有疑問,犯罪分子提供或轉接相關電話,在不同階段分別冒充銀行服務中心、公安局、檢察院或法院等工作人員,謊稱該銀行卡被復制盜用,涉嫌販毒、洗錢、走私等犯罪。犯罪分子取得被害人信任後,往往采取以下三種方式進一步實施詐騙:一是命令被害人將所有銀行卡存款直接轉存到對方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中後被提走現金或轉賬劃走。二是通過手機指令被害人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的操作,實際上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轉賬業務,將銀行卡內存款直接轉入犯罪分子賬戶中。三是在電話中獲取被害人相關密碼,通過網上銀行將被害人銀行卡中存款轉賬劃走。
警方提示:
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件,犯罪分子利用群眾懼損避害和對司法機關信任的心理,冒充銀行客服或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工作人員,已各種借口誘騙被害人到銀行櫃臺或ATM自動櫃員機將存款轉入犯罪團伙的詐騙賬戶中。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來電顯示為00019開頭的是網絡電話,犯罪分子經常利用這種電話實施電信詐騙,接到這樣的電話就要提高警惕了。不明來電提供轉接到公安、檢察院、法院、銀行等部門的電話必然是假冒的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公安、檢察、法院等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務,需要向公民詢問情況時,會當面詢問當事人並制作相關筆錄。所以當有人自稱是公安、檢察、法院人員在電話中告知你涉嫌某種犯罪,要求你向他透露銀行賬戶、密碼進行『核實』時,即可斷定是詐騙行為。目前任何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都未設立『國家安全賬戶』,所以當有人打電話要求將你的存款轉存到所謂『安全賬戶』以便保全資金的,都是詐騙行為,切勿上當,要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