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找尋,龍江大豆優勢
2010-11-30 10:16:5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雖然被進口轉基因大豆逼得節節敗退,可是龍江非轉基因大豆依然有它獨到的優勢,抓住機遇,仍有翻盤可能

  農墾北安分局紅星農場有家有機大豆加工食品公司,17日18時,當記者驅車前來采訪時,車間裡燈火通明,正在加班加點。公司經理劉建生對記者說,紅星農場種植了4.5萬畝有機大豆,今年產量達6000噸。就在記者采訪前不久,紅星農場3000噸有機大豆以每噸5500元銷往日本,比現在普通大豆每噸4200元的價格高出1300元。而該公司的精選優質大豆,在國內超市零售價格也高達每公斤12.5元。優質優價,種植有機大豆的農戶比種植普通大豆的每公斤多收益3~4毛錢。

  綠色天然 龍江大豆最大優勢

  雖然紅星農場的有機大豆走的是食品高端路線,可是記者從省農委獲悉,目前像這樣的綠色有機大豆種植面積在我省已達1810萬畝,在今年6710.7萬畝的大豆種植面積中佔27%。而早在2009年我省大豆就已全部達到無公害產品級別。其中高油、高蛋白以及兼用型的大豆品種種植面積已經佔到94%,既可食用、榨油,也可醫用、入藥。

  顆粒圓潤飽滿,皮薄色黃的龍江大豆,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氨基酸,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今年1月,農墾九三分局就獲得了『中國綠色大豆之都』的美譽,而和它相鄰的嫩江縣則早就被譽為『中國大豆之鄉』。

  『綠色、天然、安全的非轉基因大豆是龍江大豆最大的優勢。』東北農大農學院教授張淑珍對記者說,黑龍江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中最大的一個區域內。

  種植大豆歷史悠久,土壤有機質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為大豆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夏天光照足又多雨的氣候,在大豆開花至結莢鼓粒期,提供了充沛的陽光和雨水,早晚溫差加大的自然條件,不但有利於脂肪的形成與積累,還不容易形成病蟲害,較少噴灑農藥。因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我省不但成為全國的大豆主產區,還特別適合種植純天然的、綠色大豆。在食品安全廣受關注的今天,龍江大豆無疑是百姓餐桌上最好的選擇。

  大豆種植 科學耕作比肩美國

  雖然我省大豆面積減少是不爭的事實:據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大豆種植面積為6717.7萬畝,比上一年的7294萬畝減少了576.2萬畝。去年大豆總產為591.93萬噸,今年據省大豆協會預測可能超過800萬噸。面積減少,總產卻增加,除去今年天公作美之外,這些年我省為提高大豆種植單產效益所做的工作不可小覷。『近些年我省先後推廣了良種包衣、機械深松、窄行密植、平衡施肥、病蟲綜防為主要內容的大壟密植栽培技術模式;以壟底深松、壟側深施肥和壟上精量點播為主導技術的大壟「壟三」栽培技術模式;以及在乾旱區實施的壟間覆膜栽培技術模式,模式化栽培使我省創造了大面積單產250公斤的高產紀錄。』省農委種植業處的陸長清介紹說。

  東北農大的劉元英教授是我省研究土壤肥料的專家。她對記者說,施肥如同人吃飯一樣,要在飯口時間吃,還要吃到需要的營養,過多過量都不好。劉教授說:『我提出要把握好正確的施肥量,正確的施肥時機,正確的肥料品種,還要用正確的農機進行施肥。』今年她對克山的一個種植2000多畝大豆的合作社進行了施肥指導,前些年平均產量都在120公斤的大田,今年用了『四個正確』,產量就達到了160公斤。農業部大豆體系專家陳海濤從大型農機應用方面對記者說:『發展農機裝備前些年一直被弱化,其實它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在美國考察時發現他們的大型農機在收獲時損失率為3%左右,而且豆子表面少有損傷,可以賣上高價,而我國產農機收獲損失率至少10%,可見提高大型農機化裝備率的必要性。』正如兩位專家所言,記者在引領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黑龍江墾區采訪時了解到,運用模式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大農機耕作,大豆畝產達到175公斤已經不是新鮮事,十分接近美國2009年平均畝產179公斤的種植水平。

  產業優勢 技術先進新品不斷

  作為全國大豆的主產區,我省大豆產業成熟且龐大:目前有大豆加工企業1100餘家,年加工能力1200萬噸以上,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8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兩家。九三油脂工業集團設備先進,在國內大豆加工企業中加工能力位居第二,已經連續多年入圍中國企業和制造業500強。九三集團的惠康公司擁有世界唯一一臺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大豆磷脂技術與高阿爾法維生素E提取技術,均達到國內最先進水平。大慶日月星大豆高新工業園,依托我省非轉基因大豆主產區優勢,生產非轉基因的綠色、有機、無公害的大豆產品。

  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的是我省大豆科研的較強力量:以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省農墾科學院等三大體系的15個研究院所,大豆科研人員有150多人,佔全國的一半。先後培育了292個優良大豆品種,其中含油21%以上的高油品種23個,蛋白含量在45%的高蛋白品種9個。這些優良品種對大豆精深加工大有益處。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秀清對記者說:『近些年來,我省大豆食品加工技術迅速發展。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就。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裝備加速對傳統的大豆食品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加工產業鏈。』記者就在九三惠康公司的博士站裡見到了富含大豆磷脂的面包、饅頭和飲料等新產品,有的已經投放市場,且反響不錯。

  『綠色天然的龍江非轉基因大豆優勢仍在,其營養豐富、食用安全的特性,在日漸講求養生和關注食品安全的今天必將成為龍江大豆的新賣點,而我省大豆加工企業眾多,加工實力強、品種多,做好長期的發展戰略,完全有和進口轉基因大豆一搏的可能性,而我省逐漸加快的現代農業步伐,將為我省大豆產業發展做好基礎准備。』朱秀清做了如是盤點。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