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 隨著文昌高架橋和香濱路高架橋等路改工程陸續竣工,哈爾濱市城市交通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在道路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部分駕駛員不經意間的交通違法造成新的擁堵點,給交通安全帶來極大隱患。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市因交通違法已發生事故856起、死亡385人,其中九成多為違反標志、標線等『小違法』引發。交警部門將繼續加大電子監控設施覆蓋面,從嚴整治交通。
九成多事故緣起『小違法』
據交警部門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市共發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856起,造成385人死亡,934人受傷。同比去年,事故數上昇69.17%,死亡人數上昇33.22%,受傷人數上昇75.23%。交警部門對事故原因分析顯示,大多數駕駛人不屑一顧的違反交通標志、標線等『小違法』是事故高發的主因。今年以來,機動車違反交通標志、違反讓行規定、逆行、違法佔道行駛、違法變更車道等共造成交通事故793起,佔事故總數的92.64%。
『小違法』成城市新『血栓』
據交警部門介紹,在引發交通事故的同時,駕駛人的『小違法』也成為市區交通擁堵的主因,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小違法』已開始引發一個區域的交通擁堵。調查顯示,我市仍有不少駕駛人錯誤地認為路中白色實線及白色網狀線可以越軋。
在文昌高架橋文治二道街段,三股車流匯集,機動車只要按照交通標線指示通行就能保證順暢,但時常因變道車輛違規越軋導流區域引發擁堵。在松浦大橋江北一下橋口,經常有車輛逆行上橋,引發車行混亂。市區部分無警路段,也常因機動車違反交通標志、標線行駛引發交通擁堵。遇到擁堵時,部分駕駛人為圖自己方便隨意穿插車隊、逆行,加劇了擁堵。如此形成惡性循環,違法引發擁堵,遇堵頻頻違法,『小違法』引發的擁堵已從『血栓』昇級為『血癌』。
公共交通享特權不盡義務
據了解,為緩解交通擁堵,公共交通一直是我市發展和支持的重點,並享受各種讓行特權。實際運行中,享受特權的公交車、出租車等卻經常不盡安全義務,成為交通違法高發群體,同時也成了事故多發群體。
據了解,在今年的路改工程中市區522條道路封閉施工。為保證公共交通順暢,西大直街、宣化街等施工路段都專門開闢了公交專用車道,只允許公交車、出租車通行。在單雙號限行路段,除博物館環島及花園街外,出租車不受限制。在得到方便的同時,公交車、出租車卻成為交通事故高發群體。統計顯示,今年公交車和出租車共發生交通事故86起,佔事故總量的10.09%,導致人21死亡,93人受傷。
繼續擴大電子交警覆蓋面
據交警部門介紹,2006年8月我市電子交警系統投入使用,共安裝150處電子自動抓拍闖紅燈系統和150處電視視頻監控系統,當年11月抓拍闖紅燈違法21352件、次年11月抓拍1956件,同比下降90.84%,監控路段交通事故明顯下降,闖紅燈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今年6月,中山路景觀大道通車後,為防止機動車違規變道專門設置的『導流島』一度成為擺設。交警部門使用固定監控和流動電子交警抓拍後,中山路交通秩序得到很大好轉。
據了解,目前我市有固定電子交警550餘處,覆蓋率不足10%,雖然今年以來流動電子交警大幅增加,電子交警覆蓋率提昇到30%,但仍有很大缺口,非現場處罰率仍處於較低水平。為進一步規范我市交通秩序,整治駕駛員不屑一顧的『小違法』,交警部門將繼續提高電子交警覆蓋率,提高非現場處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