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創三優 促發展】嘉蔭縣『四個結合』鞏固創衛成果
2010-12-06 09:56: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6日訊(記者 李楠)伊春市嘉蔭縣曾在2008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落實『三優』文明創建工作,嘉蔭縣以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起點,繼續圍繞城鎮發展『上品位、上檔次』目標,大力實施『環境立縣』戰略,著力在完善體制、明確職責、創新機制、加強監督、強化落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鞏固提高國家衛生縣城工作成果,打造環境衛生縣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邊陲名城建設步伐。在鞏固創衛成果上,嘉蔭縣不斷強化機制創新,實施了『四個結合』。

  堅持綜合治理與專項整治相結合

  組建環境衛生綜合執法隊,集中力量對市容環境衛生進行大規模綜合治理,並針對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取締了路邊市場、流動攤點等佔道經營點11處,並實行規行劃市,將所有攤點全部定點或進店經營。同時,深入各建房戶、建設單位,開展清理違章、違法建築專項整治活動,依法查處各類違章違法建築40餘處。

  堅持整體推進與分區包片相結合

  結合實際,制定了《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單位責任區包片活動方案》,實行縣四大班子包片制,將城區分為四個戰區,分別由縣四大班子負責,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為戰區總負責人,四大班子成員為分區負責人,將分區任務落實到每個單位和每個黨員乾部,做到每個戰區、分區、街道、小區都有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形成了同創共建、齊抓共管的局面。

  堅持專業管理與全民參與相結合

  環衛清掃清運工作采取『滾動式』作業,實行定人、定責、定時的保潔制度,延長保潔時間,垃圾日產日清。落實『門前三包』制度,與縣城沿街單位、個體商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長期設立『門前三包』監督崗,督促責任人落實門前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工作,使縣城管理走上規范化軌道。同時,發動青年志願者及群眾上街義務清掃,清除積存垃圾,消除衛生死角。

  堅持突擊治理與常規管理相結合

  把突擊治理作為常規管理的重要補充,努力做到常規管理有鞏固,突擊治理有提高,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不斷擴大治理成果,從而推動國家衛生縣城建設。

  2010年年初以來,嘉蔭縣統籌全縣人民力量對全縣3.72平方公裡城區的生產生活垃圾清運、133.5萬平方米道路、彩板的清掃保潔、12座水衝公廁、16座旱公廁、115個大垃圾斗、80個小垃圾箱、135個果皮箱的清掏、管理、維修、維護等。截至到11月末,清理積雪、垃圾達到11595車次67660立方米;清運污水、雨水達到1210多臺次,總計達到7,260噸。道路清掃保潔優秀率、垃圾清運優秀率、公廁管理優秀率均達標。嘉蔭縣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聚全縣之力創造了一個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衛生縣城。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