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交警部門用『時空優化』破解冰城『最復雜路口』
2010-12-07 08:53:5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慧 孫玉紅 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宣化——文昌路口交通渠劃示意圖

該路口安裝的哈爾濱市交警自行設計動態可變式LED信號指示燈。

  東北網12月7日訊 近日,哈市交警部門經實地調研、技術分析和復雜調試,綜合運用信號燈配時方案設計和交通組織優化等手段,完成了被稱為哈市『最復雜』路口——宣化街與文昌街交叉路口的交通渠劃,成為我市解決復雜、大型、畸形交叉路口通行問題成功范例。

  七路交叉形成『最復雜路口』

  宣化街與文昌街交叉口地處南崗中心區,是連接香坊、道外、開發區以及南崗中心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交通壓力大。由於歷史原因,有七條道路在此路口形成畸形交叉,因此被冠以哈市『最復雜路口』稱謂。該路口空間大,車輛衝突點多和不同行駛方向的車輛交通需求不匹配,導致路口的通行效率低。由於受畸形和大型路口雙層因素影響,車輛進入路口到駛離路口時間較長。在綠燈時間尾部或黃燈時間進入路口的車輛,來不及駛出路口,就常與下一相位綠燈進入路口的車輛發生衝突,從而造成路口堵塞。

  用復雜交通組織『以毒攻毒』

  新的路口渠劃設計更注重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合理匹配。

  ——有效利用路口南北狹長的特點,在宣化街、文昌街分別增加了40米待轉區,使車輛排隊空間得以充分擴展。

  ——通過對宣智、文教街等支路采取限左轉、右轉或直行等轉向限制,最大程度滿足乾路的通行需求。

  ——增加自行設計的信號裝置,對信號配時與相位進行優化調整,即采取信號燈遲啟、早斷、延時等手段調節路口最佳通行狀態。

  ——通過設置與信號燈運行相匹配的可變交通標志標線,增加車輛行駛軌跡的清晰度,從而降低駕駛人對路口復雜通行方式的理解難度並能提高適應速度。

  據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揮中心警官劉勇介紹,由於信號周期具有累加效應,如果每一個周期交通需求較大的方向剩餘5至10臺車需二次通過,在整個早晚高峰時段,該方向就會造成擁堵。目前,路口原設計信號周期為120秒左右(兩分鍾),如果按早晚高峰時間一個半小時計算,信號周期需運轉50圈。如果能在不改變周期的情況下,利用增加待轉、延時、車頭車尾相銜接等手段有效手段將交通需求大的方向的通行時間增加8至10秒,那麼早晚高峰期間就會為該方向增加400至500秒的通行時間,從而大大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目前,通過多日試運行及實地觀測、動態調節,該路口交通運行狀況良好,交通擁堵現象明顯減少。

  第二輪渠劃改造方案明年實施

  明年宣化街高架橋竣工通車後,該路口的交通流量將再次發生明顯變化,該路口同時又將面臨不一樣的通行條件和交通壓力。對此,哈市交警部門已將該路段的第二輪路口渠劃改造方案設計完畢,屆時,在宣化街高架橋通車前,將配合城建部門進行論證,再行組織實施,以保證使該路口通行能力發揮最大效能。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