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室溫最低的纔7℃,凍得白天也鑽被窩。
東北網12月27日訊 百度貼吧上很多關於『嫩江萬戶居民挨凍』的消息,引起了本報極大關注。外面室溫將近零下30攝氏度,這麼大面積的居民住在冷屋子,不能說是件小事情。熱不達標,讓居民挨凍,企業有責任;政府對企業監管不力,也有責任。
盡管各方都在積極地想辦法,但挨凍的事件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索:供熱在東北地區關乎每家每戶,熱作為非常重要的公共產品,提供此產品的企業是否具備駕馭這塊市場的實力?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是否有能力盡快擺脫『小馬拉大車』的被動局面?為什麼4年了,企業審批仍在等待,導致資金緊張借貸無力?我們不願意看到,突發、應急、搶修、補救……更願意看到,科學的測算和預期下,一切有條不紊,了然於胸。因為酷寒逼近,家有老小,一度一度的熱,容不得一分一秒的拖延……
『百萬噸鍋爐本來預計10月份投入使用,但由於省內相關部門暫停項目審批,企業運營資金受限,原定10月完工的工程一直拖到現在,致使全縣萬戶居民家室溫不達標。』嫩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道出今冬供暖問題的關鍵所在。
然而,記者在進一步與海信熱電廠接觸後了解到,這一負責全縣290萬平方米供熱的熱電企業至今也未能通過國家審批關卡,用該廠相關負責人的一句話說,『我們是個黑廠』。2009年,嫩江縣內供熱面積為260萬平方米,到目前已達290萬平方米,這一面積遠遠超出了海信熱電廠3臺75噸鍋爐供熱210萬平方米的范疇。為解決超負荷供熱問題,企業於今年3月加蓋新鍋爐,但又遇到報批問題,致使原定10月份完工的新鍋爐推遲到供暖期。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投產當年縣政府借款4000萬,今年政府又幫助借款1500萬,從2006年建立至今企業通過入股等方式自籌資金達3.8億元,從架設管線、修建鍋爐,這一自力更生的企業如今也是超負荷運作。
冷:居民家最低7℃
24日清晨5時許,記者一行抵達嫩江縣內,等待入戶采訪時,來到了火車站附近的一家旅店。『我們這裡是新裝修的,屋裡剛進購了一批暖風設備,目前在嫩江也算是暖和的了。』記者跟隨店主來到二樓的一個房間,發現20多平方米的屋內絲毫感覺不到溫暖,只有床前擺放的一個電暖設備周圍還暖和點。
隨後,記者又在一家早餐廳看到,大廳內剛出爐的油條短短幾分鍾內就徹底涼透了,不少顧客抱怨著讓店主再炸些新的。『屋裡太冷了,飯菜涼得也快。』服務員這樣解釋道。7時30分,記者來到二馬路醬菜廠家屬樓內。3單元3樓的秦大爺今年70歲了,呆在家裡帽子、羽絨背心、棉襖棉褲『全副武裝』。『老伴凍得又進被窩了,這還不如我們鄉下的土炕熱乎呢。』秦大爺說,他們原來在鄉下住,4個孩子如今都在城裡上班。去年,孩子們在這裡租了套房讓二老進城,想讓老人享享福。『去年溫度挺高的,今年外面一冷屋裡也開始冷。這不,一個月前,我們給屋裡的窗戶都封上了塑料布,但還是冷。』
4樓的陳先生也是租房戶,租房3年裡數今年最冷。孩子在家也得穿棉服,屋裡溫度最高時也就12℃。
插電褥子、再穿上棉襪棉鞋,5單元5樓的一對夫妻從供暖開始就不得不想辦法自行增溫。他們告訴記者,這棟樓還算暖和的,像交通局家屬樓等多個小區,居民家溫度比這裡還要低。
工商局家屬樓1單元6樓的居民說,去年屋裡溫度能達到二十四五度,今年卻明顯低了很多。『熱費我們是全額繳納的,但就這樣的熱商品誰願意花錢買?孩子最遭罪了,你看,從早晨到現在只能裹著被呆著。』記者看到,這戶居民家的溫度為13℃。
與以上幾戶居民相比,住在財政家屬樓的居民似乎更『不幸』。3樓一戶居民家,客廳的門、廚房和臥室的窗戶都加了層塑料布,但即使這樣屋裡溫度也上不去。廚房溫度為5℃,臥室在點電暖氣的情況下可達到11-12℃。『一年交4000多元的熱費,可屋裡溫度也太低了,全家都凍感冒了。』這戶居民無奈地說,現在客廳全靠陽光了,陽光多點溫度就高,只要太陽一落山,屋裡溫度立刻下降。為了取暖家裡使用電暖氣,上個月光電費就200多元。
6樓一門的居民說,前幾天縣裡派來了測溫小組。『這是從他們那拿到的測溫結果,室內溫度為11℃。』隨後,這位居民又拿出了去年供暖期留下的測溫報告單。『兩年了,去年12℃,今年11℃。7樓老吳家四代同堂,老人90歲了行動不便,天天蓋兩三層被躺在床上。』
『哪怕再高兩三度也行,老人和孩子呆在家裡太遭罪了。』7樓老吳的愛人說,她每天都得清理窗戶邊沿的冰碴。『晚上蓋兩層被還感覺透風,暖風每天至少開到晚上11點多,全家睡下了纔關。』
難:『我們還是黑廠』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嫩江縣今年供熱問題出在鍋爐上。不少居民說,2006年以前都靠小鍋爐供暖,2006年後縣區住戶並入海信熱電廠熱網。隨著縣內小區擴建,供熱面積不斷增加,該公司已超負荷運轉。
隨後記者來到了海信熱電廠,穿過一片平房區,視野漸漸開闊,遠遠就能望見兩個大煙囪,其中標著『2006』字樣的煙囪裡飄出陣陣白色煙霧,距離它不遠的煙囪寫著『2010』,偶爾有點黑煙飄出。
『當時嫩江的天都是黑的,空氣污染嚴重,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希望實現大熱網供熱。』海信熱電廠廠長楊振海說,眾所周知,熱電聯產具有節約能源、改善環境、提高熱質量、增加電力供應等綜合效應。熱電廠的建設是城市治理大氣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公益性基礎設施。隨著小區樓群快速增長,集中供熱要求迫切。
據介紹,2005年底嫩江共有大小鍋爐248臺、煙囪198個,除列車發電廠集中供熱外,其他分散供熱。鍋爐容量小、效率低、消耗大,對環境污染相當嚴重。而負責40萬平方米大區供熱的列車發電廠設備已運行了48年,效率低、污染重,已無法保證熱網安全供熱。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2年,嫩江縣政府向黑河熱電廠表達合作意向。經多次洽談,2005年9月,嫩江縣政府與黑河熱電廠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黑河熱電廠派出一部分職工,由熱電廠黨委副書記楊振海帶隊,承建嫩江海信熱電廠。
『2002年,經初步測算新建熱電廠建設規模為兩臺6000千瓦汽輪機組和4臺35噸循環流化床鍋爐。但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供熱面積不斷增加,從長遠考慮,我們在建廠時決定擴大建設規模,變為兩臺1.2萬千瓦汽輪機組和3臺75噸循環流化床鍋爐。』楊振海告訴記者,為保證工期,早日供熱,黑河熱電廠通過自籌、職工集資、社會融資及拆借等多種渠道,籌措資金8000多萬元;2006年6月下旬,嫩江縣海信熱電廠因銀行貸款沒有及時到位,導致生產建設資金不足,嚴重影響廠區建設、供熱管道改造等工程順利進行。縣財政局在本級國庫調度資金1000萬元,於6月末拆借給海信熱電廠;縣政府積極向省財政廳申請借款3000萬元,於7月上旬及時拆借給企業。
2006年,海信熱電廠建成並投入使用,供熱面積達130萬平方米。廠子建起來了,但熱電聯產的手續卻遲遲未通過審批。
『可以說,我們現在還是個黑廠。』楊振海嘆了口氣說,都說要支持熱電聯產,但每次報批時,他們都是懷揣著希望去,帶著失望回。『我們是自力更生的企業,這在全市,乃至全省的熱電企業裡也是首屈一指的。前不久,省相關領導也對我們的工作表示贊許。』楊振海說,廠子最初經營時,沈陽某公司投入了一個多億,後來陸續又發展到了8家企業投資。用戶每年繳納的熱費也快用盡了,現在還拖欠黑河熱電廠包括材料、工程款等共計4000多萬元。
談到今年供暖問題時,楊振海說,『首先,我代表熱電廠向用戶道歉,交了錢享受不到熱是我們的錯,老百姓抱怨是正常的。這段期間對用戶造成的損失,我們會給予補償。』海信熱電廠運營資金出現問題,但廠方正積極籌措。
『去年供熱面積260萬平方米,今年則增加到290萬平方米。熱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今年新上一臺130萬噸的鍋爐設備,加大供熱力度。』但因為手續未通過審批,企業無法申請貸款,架設新鍋爐的資金不足,工程進度緩慢。『我們現在正全力施工,盡快啟動新爐。』
記者隨後來到新鍋爐施工現場看到,傳送熱力的管線已架設完畢,管線連接的一座近10層樓高的鍋爐仍在緊張施工中。『我們從5月7日到現在就沒休息過,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點多。』一位從河南來這裡打工的電焊工人告訴記者,他們最晚曾加班到晚上12點多。為了加快鍋爐投入使用進度,老廠長和大家一樣吃住在一線,好幾個晚上不能休息。『老伴心髒病發作,老廠長至今也沒來得及回一次家。』熱電廠內籌建辦主任霍學香說到這裡聲音有些哽咽了。
快:項目推進組成立加快熱電聯產審批
針對今冬供暖問題,20日下午,嫩江縣縣長張崇義組織召開工作協調會,從住建局、社區分別抽調18人充實到18個測溫小組中,加快測溫進度,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同時,要求海信熱電廠妥善做好熱源調度,保證設備設施安全穩妥運行的情況下實現供熱最大化;政府各部門和熱電廠做好應急准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性事件;財政部門做好應急資金籌措工作,為社會應急和企業生產提供資金保障。
采訪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王慶安說,今年海信熱電廠新增的130萬噸鍋爐是3月份開始動工的,但施工期間相關部門突然暫停手續審批。『沒有合法手續,企業無法申請貸款,受資金問題影響,工程進度遲緩,原定今年10月完工的工程一直拖到現在。』
王慶安強調,安裝和啟動130萬噸鍋爐至少需要兩年時間,目前熱電廠施工進度已十分迅速。『鍋爐進入調試階段,新安裝鍋爐爐溫可達1000度,雖然烘爐需要半個月,但考慮百姓室溫低,目前供熱企業已加快烘爐進度,爭取在26日前後啟動新爐。』在遭遇今冬供暖問題後,針對海信熱電廠相關手續審批問題,縣政府已成立項目推進組,加快該廠相關手續審批。
『根據現有供熱情況,今年新機組仍有六七十萬噸的富餘容量。考慮未來新增小區供熱,縣裡和供熱單位決定明年再上一臺130萬噸鍋爐。新鍋爐項目審批手續爭取明年4月份完成。』
新鍋爐未投入使用前,居民不得不住冷屋,難道不能啟用原有的小鍋爐嗎?對此,海信熱電廠一位姓孟的副經理表示,目前存在的小鍋爐大部分已報廢,無法啟用。但孟經理表示,烘爐工作已經完畢,27日技術工人將對鍋爐進行檢測。『新鍋爐一周內投入使用沒有問題,如果順利的話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