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大齊工業走廊再建五大園區
2011-01-21 10:49: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汪洋 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日,省長王憲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是關鍵。要突出發展抓大事,執政為民辦實事,確保『十二五』開好局。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力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積極擴大內需,大上產業項目,加快結構調整,推動自主創新,深化改革開放,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改善民生,確保社會穩定,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47個松花江流域治理項目開工

  生態是資源,是財富,也是最大的品牌,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托。

  ●抓好生態保護與修復。抓住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上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積極培育和發展生態主導型經濟,加快林區經濟轉型。積極探索開展碳匯交易,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碳經濟示范區。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加快草原生態功能恢復。完成封山育林11.3萬公頃,造林20萬公頃,新增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面積5萬公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6萬公頃。

  ●推進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開工建設47個新增補的松花江流域治理項目,力爭70%的項目當年建成運行。全面改善支流水環境質量,不斷提高乾流斷面水質達標率。省轄城市集中應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堅決達到國家規定標准。

  ●強化節能減排。省本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5000萬元,支持節能減排項目建設。抓好建築節能,強化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嚴控『兩高』行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耗能大的行業中,實施100個節能產業化項目和100個節能改造項目。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5%,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通過加強環境保護,推動我省綠色發展、綠色崛起。

  大項目建設

  舉全省之力建設一批能擴大經濟總量、壯大財源的產業項目,建設一批支橕發展、關系長遠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一批改善生活、惠及百姓的民生項目。

  -工業產業項目

  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00個

  繼續實施『雙百工程』,重點推進100項投資億元以上的傳統產業大項目建設;重點推進100項新興產業大項目建設。

  全省投資億元以上項目達到500個,建成投產5000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達到300個,全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500億元,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

  -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產業化項目

  重點抓防汛抗旱水利工程

  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要突出抓好以防汛抗旱為重點的水利工程,建設14處大型灌區工程、44個重點縣農田水利工程。發揮農業大省的優勢,加快推進重點農副產品和山特產品加工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60億元以上。

  -園區項目

  哈大齊工業走廊再建五大園區

  園區是項目建設的載體,要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以上工業園區達到10個。按照『八大經濟區』布局,根據各地區域優勢,省市聯手,打造一批工業產業園區。今年,先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再建食品、生物、化工、裝備制造、物流等五個大園區,形成布局優化、要素集聚、項目配套、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體系。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籌建哈佳哈牡鐵路客運專線

  公路:加快現代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建設,改變運輸瓶頸制約。公路建設計劃完成總投資256億元,建設重點工程31項,新通車裡程4146公裡,確保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目標如期實現。

  鐵路:著力解決鐵路運量與運能的矛盾,加快哈達鐵路客運專線、前進至撫遠鐵路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哈齊鐵路客運專線、牡丹江至綏芬河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哈爾濱西客站、大慶西站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盡快開工齊齊哈爾至漠河、佳木斯至鶴崗、佳木斯至雙鴨山鐵路等既有線擴能改造工程;積極籌備開工哈爾濱至佳木斯、哈爾濱至牡丹江鐵路客運專線等項目。

  機場:力爭開工建設撫遠、加格達奇、五大連池、建三江機場以及哈爾濱機場改擴建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富錦東平港區,續建撫遠莽吉塔港區等航運工程。


  打造301國道小城鎮建設示范帶

  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加快新增1000萬畝粳稻基地建設。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集中建設100個以上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繼續開展農業科技合作共建,大力實施種子工程,推進農業標准體系建設,提高糧食單產水平。糧食總產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實施綠色食品精品戰略,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6400萬畝以上。繼續實施『千萬噸奶』和『五千萬頭豬』工程,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業,畜牧業產值增長10%。積極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實現勞務收入380億元。各級政府要為農民搭建產品銷售平臺,搞好產銷對接服務,努力減少中間環節,把利潤空間最大限度地留給農民。

  ●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解決150萬以上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第五批750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任務,人均收入達到2600元以上,實現20萬人口脫貧。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打破行政區域界線,實施園區共建,分頭招商,優勢互補,稅收分成,加快發展強縣產業,不斷增強縣級經濟實力。縣域財政總收入增長18%以上。

  ●加快小城鎮建設。尊重城鎮化發展規律,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試點工程,突出抓好『百鎮』建設,打造沿301國道小城鎮建設示范帶。

  十大重點產業

  ●農產品深加工業:重點發展食品加工業,推進全省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實現多層次加工增值。今年,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力爭達到1600億元以上。

  ●化工產業:重點建設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830億元,增長18%。

  ●礦產產業:積極開發銅金、鉛鋅鉬、石墨、大理岩等金屬、非金屬礦產,實施重點開發、規模開發、系列開發,礦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不包括石油、煤炭)。

  ●林產品深加工產業:重點發展木材深加工業、藥材及林果等山特產品深加工業,林業總產值力爭達到940億元,增長18%。

  ●新材料產業:要重點建設先進復合材料、高性能輕合金、化工新材料、光伏新材料等特色產業集群,推進重點產品基地建設。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要重點發展核電、燃氣輪機、風電產業集群。

  ●生物產業:要著力打造創新藥物、現代中藥、動物疫苗、生物制造等產業集群。

  ●新型農機裝備產業:要加快大馬力動力機械、田間配套機械、聯合收割機研發制造。

  ●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產業:要大力推進支線飛機、直昇機、發動機、鐵路高速火車、中高檔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五大戰略性新型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420億元,增長22%,將成為引領全省經濟加快發展的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現代服務業:旅游業要全力推進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加大12個重點旅游名鎮建設力度。信息服務業要加快物聯網建設,推進哈爾濱國際數據城等一批大項目落地,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服務外包業要重點建設哈爾濱、大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打造國家重要的服務外包基地。

  ●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產業、冰雪文化產業、影視文化產業、動漫文化產業,加快群力文化城、大慶夢幻城建設,培育和發展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力爭實現增加值270億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