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今年大慶市對東城區20個老區實施全面改造
2011-02-14 10:18:51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楊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現在的萬寶三區

改造後效果圖

現在的廣源翠庭花園

改造後效果圖

現在的新村七區

改造後效果圖

  東北網2月14日訊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這是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對300萬大慶人的莊嚴承諾。

  居住環境是衡量『幸福』的一個重要標志。為統籌新老城區發展,今年大慶市對東城區20個老區實施全面改造,改變老區面貌,促進新老區共生共榮。

  2月12日,記者從居住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指揮部了解到,此次改造的20個小區包括萬寶1區—萬寶3區、東風新村0—8區、H區、北辰1區、北辰2區、益民小區、義耕小區、廣源小區、慶龍小區及天璞小區,建築面積415萬平方米。

  改造內容包括維修居住區內的破損道路,更換腐蝕嚴重的供熱、供水、排水等管線;完善小區內的監控設備、自行車棚、公廁、保安房、停車位等功能設施;完善小區綠化、亮化等環境景觀工程;治理漏雨房、低溫樓及外牆開裂等百姓比較關注的問題,也是這次改造的重點。

  據了解,這次改造,沿街老區的房屋風格將進行大變動。此外,還要對東城區主要街路沿線環境進行全面整治,重點實施線杆下地,變壓器落地,清除柱體廣告,拆除企事業單位圍牆,擴大綠化覆蓋率等。

  改造後,20個老區環境更加整潔優美、功能完善齊全、百姓生活舒適方便、秩序井然,大大改善了東城區整體居住環境。

  改造工程預計3月中旬全面動工,從地下到地上依次進行,預計10月底交工驗收。


 

  如何改造?百姓最關心。

  記者從指揮部了解到,這次改造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真正地解決東城老居住區存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將老居住區環境提檔昇級,讓居民住得更加舒適。

  20個老區『出生』年代不一樣,新舊程度也不一樣,所以改造重點也不一樣。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小區,已經老胳膊老腿兒,當務之急是改造基礎設施。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小區,樓體造型已經落伍,為了滿足居民的視覺要求,要給它們『穿衣戴帽』,而且突出『新裝』……

  萬寶1—3區管網、道路全面改造

  近幾年,關於萬寶小區道路、供熱、排水等問題頻頻見諸報端。萬寶小區環境問題,政府一直記在心上。

  此次改造,萬寶3個小區涉及的內容最多、面最廣。北方冬季比較寒冷,凍層在1.8米左右,按照國家標准,地下排水管線至少要埋地1.8米,而萬寶小區的地下管線有一部分只埋地1.2米左右,這樣一來,每到冬天,地下排水管線裡的污水就容易被凍住,導致管線時常被凍裂。

  萬寶小區的供熱問題也比較突出,每到冬季,供熱部門都能接到很多居民的投訴。其實,萬寶小區部分居民家冬季暖氣不熱,與供熱管網設計不合理有很大關系。

  供熱、給排水管網是萬寶3個小區改造的重點。此外,萬寶小區的基礎設施破損極為嚴重,此次改造,破損的步道板、道路、垃圾箱等都要更換一新,小區綠化也要提檔昇級。

  為了方便市民購物,還將在3個小區內建設3個封閉式小市場。

廣源步行街改造後效果圖

  廣源小區打造東城區特色步行街

  廣源小區雖然是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但基礎設施破損嚴重。

  小區裡道路上的多個馬葫蘆已經沒蓋,馬葫蘆口也已經變形,張口的馬葫蘆給居民出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小區居民意見非常大。除此之外,廣源小區內綠化帶非常少,而且破壞比較嚴重。

  廣源步行街是新村最早的一條步行街,但是現在卻成了小商小販的聚集地,果皮、菜葉隨地可見。

  針對這種情況,此次改造,將以基礎設施改造為重點,對小區路面重新鋪裝,垃圾箱、健身設施等都要重新配備,綠化量要增大。步行街重新進行修建、亮化,並在步行街上設置休閑座椅、城市小品,改造後,這條街將成為東城區最有特色的步行街。


  益民小區徹底治理私搭濫建

  益民小區居住著很多低保戶,是東城區比較特殊的一個小區。

  很多居民無固定職業,便在小區裡搭個棚子,開修鞋店、早餐店或者蔬菜店,小區私搭濫建現象很嚴重。小區內單元門幾乎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的整扇門都被盜走,寒冷冬日,單元門大敞四開,不僅不保溫,更帶來安全隱患。小區綠化帶也被居民用來種菜,或者據為己有,堆放雜物,有居民說,益民小區的綠化只靠幾棵野草點綴。

  這次改造,不但要拆除私搭濫建的建築,小區基礎設施也要重新配備,樓道、樓體外立面進行粉刷,綠化不但要有花、有草,還要有樹。

  有居民擔心,既使基礎設施重新配備,如果管理不好,過不了多久,還會和現在一樣。針對居民的擔心,指揮部表示,今後,小區內的監控點會增加很多,如果有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監控頭會全程拍攝,政府部門將追究破壞者責任。

  北辰1—2區小區路面變『溜光大道』

  北辰小區道路凹凸不平,人行道板也四分五裂,一部分綠化帶被居民當成了自家的小菜園。

  道路、步道板的破損,一方面是因為年久失修,另一方面,和小區內私家車的碾壓分不開。

  在這個小區,公共停車位非常少,很多私家車主將車停在人行道板上,人行道板承重力有限,時間長了就被壓碎。

  此次改造,以人行道板、道路改造為重點,同時恢復破損的綠化帶、重新調整小區路燈亮度,重新粉刷樓道、更換垃圾箱,樓牌號也要進行亮化。

  北辰小區外圍圍欄是鐵藝的,很多居民為了抄近道,將鐵藝圍欄破壞,既影響了小區整體環境,又不利於小區安全。這次改造,要把遭破壞的圍欄進行恢復。

  監控設施也要重新配備,監控點將不留死角,而且重新配備的監控設施功能更全,不但能錄像,而且任何車輛、任何人進入小區時,監控設施還能自動拍照存檔。


  新村H區、0—8區舊樓穿上新『衣裳』

  新村0區—8區,有一部分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基礎設施相對老化,管網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特別是一到夏天,有些頂層的房屋就會漏雨。

  此次改造,除了對基礎設施、管網進行改造,還要對小區基礎設施進行完善,重點是將沿主要街路兩側的房屋外牆造型重新設計、建設、亮化。

  由於這幾個小區都在緯二路兩側,改造後,行走在緯二路上,裝飾一新的建築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同時,這幾個小區幾乎都沒有老人活動室,老人們只能蹲牆根聊天,有的還到各商場的快餐廳打撲克。小區建設年代久遠,建設時沒有預留老年活動室位置,不過,大多數小區都有自行車棚,有些自行車棚利用率不高,指揮部將根據小區居民意見,或保留自行車棚,或將自行車棚改造成活動室。

  義耕小區今冬居民將住上暖屋子

  義耕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末建設的,樓體樣式有一定的現代氣息,不過小區管網卻存在一定的問題。

  義耕小區大多數居民家都私改了暖氣,問及原因,居民說不改暖氣屋裡不暖和。

  其實,改了暖氣,造成水循環不暢,居民家還是不暖和。那怎麼辦?相關部門已找到暖氣不熱的病根——供熱管網出了問題。

  義耕小區供熱、給排水管網設計得都不合理。這次改造,都要進行調整,徹底消滅低溫樓。

  相信,今年冬天,居民家將暖起來。除此之外,小區裡的健身器材也破損嚴重,樓道牆體污染嚴重,這次改造,小區基礎設施都要昇級換代。


  慶龍小區消滅漏雨房舊房變新居

  在慶龍小區,很多居民表示不願意過夏天。

  原因是一到夏天,一部分住在頂層的居民家就漏雨。時間長了,牆體不但長毛,而且屋內還有股霉味。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居民,辦法用了不少,可就是不見成效。

  針對這一突出問題,這次改造將以消滅漏雨房為重點。同時,樓道環境也將進行整治,零亂的電話線、寬帶線、閉路線都要進行規范布控。

  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小區基礎設施的功能,設計不合理的管網系統也要進行改造,破損的路面進行恢復。

  天璞小區花紅柳綠草芬芳

  天璞小區基礎設施比較差,小區裡幾乎見不到垃圾箱。很多居民把垃圾隨手丟在單元門口,環境污染嚴重。涼亭、健身器材更是少之又少。

  居民們說,別的小區,夏天抬眼望向窗外,滿眼花紅柳綠,可是這個小區,看到的全是灰色的水泥地面。

  這次改造,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重點要還綠於民。小區雖然沒有綠化帶,但要在適當的位置栽種花草樹木,讓這個少綠的小區也能生機盎然。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