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4日訊 門診排長隊、交費人紮堆、采血人挨人……春節過後,大慶市各大醫院門診迎來了就診高峰。據了解,油田總醫院日門診量達8000人左右,龍南醫院日門診量達4000人左右,哈醫大五院日門診量達2400人左右,市第四醫院日門診量在1000人左右,各大醫院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節後就診潮』。
醫院到處人擠人
2月11日,記者來到油田總醫院,發現停車場裡停滿了車輛,出來進去的車輛也特別多。來到門診掛號處,記者看到掛號的人排起了長龍,不斷有人在喊『我掛消化科』、『我掛呼吸科』……
哈醫大五院的情形也大致相同,記者看到,專家門診處候診區座無虛席,過道兩旁站滿了手持掛號單的患者。
在醫院交費窗口處,交費的人紮堆。『我早上8點就來了,都兩個多小時了,還沒完事』、『這人也太多了,我化驗肝功交費都排半天了』……油田醫保、市政醫保、現金收款窗口處,前來求診的市民排起了長隊。
門診人多、交費人多,記者好不容易擠進了采血室,近10平方米的屋子裡人挨人,記者查了一下,大概有20位患者。
過節過得『毛病』多
記者在哈醫大五院門診了解到,節後就診患者明顯增多,其中呼吸科、消化科、兒科問診人數最多。由於春節期間氣溫回昇,節後氣溫下降,忽冷忽熱的天氣導致感冒患者較多。節日期間,因食用過多的油膩食品、高脂肪食品,腸胃功能紊亂的患者也有所增加。
據消化科副主任馮春介紹,放假期間,一些市民的作息時間被打亂了,生物鍾紊亂導致抵抗力下降,各種疾病就乘虛而入。親朋好友常聚,很多人飲食不規律或過量飲酒,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其中,胃腸炎、膽囊炎、急性胰腺炎患者較多。
在該院門診處,記者采訪了幾位『節日病』患者。市民陳強春節期間連續吃了三天火鍋,每頓大量飲酒,從大年初五就開始拉肚子,一天得上七八趟廁所。
市民婁青走進診室時還捂著肚子,他說:『過年在奶奶家不按時吃飯,生冷不忌,把肚子吃壞了。』
像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記者在消化科專家門診采訪了近40分鍾,看到患者一個接一個,醫生忙得幾乎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患者有胃痛的、拉肚子的、患胃潰瘍的……很多都是由於飲食不規律、不注意導致的。
馮春提醒市民,節後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並適量增加戶外運動。
就診盡量避高峰
由於近期各大醫院就診患者較多,很多市民都選擇一大早到醫院排隊掛號。對此,馮春介紹說,一般掛號高峰期在每天8時至9時,需要做胃鏡、肝膽脾超聲、肝功、血糖檢測的患者可以早一些到醫院掛號,因為做這些檢查時需要空腹。如果要做一些不需要空腹檢查的項目,建議患者盡量避開高峰期,每天15時左右患者相對會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