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家教老師悄然變身『小時工』
2011-02-16 08:52:04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馮維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2月16日訊 近幾年,從教育部到齊齊哈爾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出臺的一道道『減負令』不下幾十個,素質教育的口號更是喊得轟轟烈烈。但是,『明減暗加』、『學校減家長補』的『暗潮』依舊洶湧。連日來,記者調查我市家教市場發現,適逢寒假我市有數不清的孩子正在家教的帶領下,苦心讀書做作業。然而,目前齊齊哈爾市家教市場由於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約束,家教老師正悄然蛻變成『小時工』。

  『你能給孩子介紹個家教老師嗎?』『哪個老師教數學更好一些?』這個寒假,一些家長紛紛請家教給孩子『加餐』。一位女兒在某高中讀高三的母親稱,春節前她四處求人好不容易請到兩名資深老師給孩子補習數學和物理。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孩子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找家教。『不找不行,周末孩子沒有同伴一塊玩,因為大家都在上家教。你不上家教,萬一功課落下怎麼辦呢?』王先生說,從初二開始,他發現先前找的大學生輔導的內容跟不上老師講課,就找到了班主任,聯系了學校老師上輔導課。『每個周末都去老師家中,每次都有10多名孩子聽課,一堂課要50元,每個周末要上4節課,一個月下來要花掉近千元。』說起此事,王先生深有感觸,孩子班裡的學生很多都參加家教。

  『現在的家教市場良莠不齊,這些年要找一個合適的家教比找保姆還難。』在某事業單位上班的孫女士稱,當初她也很反感讓孩子上課外輔導班,因為她認為孩子快樂成長纔是最重要的,所以從不苛求兒子的成績,說得過去就可以了。沒想到,兒子上初二以後,學習成績跌入中差生行列。於是,孫女士開始張羅著四處打聽為孩子請家教,可直到現在,她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

  據了解,目前家長們找家教很多都是家長私下裡推薦,往往誰家的『老師』反映好,這個『家教』就會推薦給大家共享。

  由此看來,家教市場的不規范和從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已經成為家長的擔懮和阻礙家教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記者在和一名曾經做過家教的大學生交流時,她告訴記者:『我乾家教,完全是勤工儉學,也就是想賺點錢』

  通過調查記者了解到,家教大多分三種,一類是專職教師,他們是大中專院校或中小學的在職教師,利用閑暇時間招收學生,掙些外快;一類是在校學生,他們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勤工儉學;還有一類就是擁有一定專業素質的社會自由職業者,他們直接把家教作為自己最主要的謀生手段。這三種人,除了專職教師的水平比較容易界定以外,其餘兩種人水平不一,很難讓家長做出合適的選擇。

  家教市場准入資格的混亂,直接導致了家教市場收費的混亂。現在家教市場的價格標准基本上隨行就市,各自定價。據了解,輔導初高中英語一般為每小時30元—80元、數學、物理、化學每小時50元—100元,其中專職教師的價位偏高。

  就我市家教從業人員的管理問題,市教育局指出,對於在職在編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行為,我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一直是明令禁止的,如發現在職在編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則考核給予不合格、不稱職。但是,我市目前的確存在在職教師校外兼職的情況,此類兼職具有隱蔽性及分散性,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存在監管難度。

  我市某高中退休老教師劉女士認為,有需求就有市場,家教市場已經客觀存在,且其存在有其合理性。家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態,對於家教市場目前出現的一些問題,聽之任之不行,一禁了之也行不通。多方聯手,合理引導,加強監管,纔是解決家教市場混亂的治本之策。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