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連日來,媒體關於《春節廟會快回來》的連續報道在讀者網友專家中引發強烈反響。哈爾濱市道外區委區政府表態,在明年春節期間將與媒體聯辦春節廟會,地點或在中華巴洛克街區或在道臺府。好消息傳來,引來冰城讀者和網友一片叫好聲,他們紛紛表示,哈爾濱的春節廟會要突出黑土文化、歐陸風情和民俗特點,要讓老百姓樂起來、鬧起來。
市民熱盼:
有了廟會明年春節更熱鬧
12日,幾年前從哈爾濱到沈陽定居的王月蘭女士回哈探親,電話中她對記者說:『哈爾濱的春節太冷清了,市民除了看冰燈雪雕,沒有其他方式休閑娛樂。相比之下,沈陽的春節廟會每年都辦得有聲有色,熱熱鬧鬧。』16日,本報刊發了哈市明年要辦春節廟會的消息後,仍在哈市的王月蘭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興奮地說:『沒想到哈爾濱也要有自己的廟會了,太好了!明年過年我一定要和愛人回哈爾濱看看春節廟會與沈陽的有什麼不同。』
哈市匯文(書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白雲鵬說,去年正月初六他應朋友的邀請到北京看了春節廟會,讓他印象深刻。明年哈市辦春節廟會,他一定也請朋友來哈爾濱看看。
『春節廟會的舉辦豐富了旅游資源,作為旅行社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哈市除了冰雪資源之外,又多了一個旅游亮點。』哈市雪之旅旅行社經理陳偉志接受采訪時表示。
很多市民通過打電話和在生活知道網留言表達了興奮喜悅之情,他們非常期待明年的春節廟會,『有了廟會無需春晚,明年春節哈市一定會更熱鬧。原來的大院文化和胡同文化也有了新的載體。』
民俗學者建議:
廟會應以大眾民俗娛樂為主
哈市民俗學者李長海認為,老道外是哈爾濱的城市根脈,凝聚著百年歷史文化,積淀了整個城市的人文特色。這裡有最具特色的中華巴洛克建築,有哈爾濱最多的老字號和小吃,有東北三省現存的唯一的皮影戲劇團,有紙葫蘆等民間工藝和一批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其民俗文化是老城人民在生產生活中日積月累形成的一筆寶貴的社會財富,『因此,廟會的內容應以民俗為主。』
『關東文化也是一大亮點。』李長海說,道外區最早的居民多來自山東和河北等地,他們也將中原的很多文化帶到了哈爾濱,『另外,傳統的大眾娛樂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扭秧歌、跑旱船、捏泥人等。』李長海表示,廟會只是一個稱謂和概念,重要的是如何能讓市民在春節期間樂起來、鬧起來。
此外,我省知名視覺藝術家、北方民藝精品館館長劉恆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哈市的春節廟會內容形式應復古迎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集大眾民俗娛樂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關東文化為一體,這樣纔能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