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大項目建設工人緊俏 農民工薪水連年上漲
2011-02-21 09:44:5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希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橋上施工忙。

  東北網2月21日訊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哈爾濱市部分建設工程始終沒有停工,千百名農民工奮戰在工程第一線,爭分奪秒搶工期,為的是讓城市建設項目早日惠及全市人民。正月十五一過,部分農民工返城務工,現在大項目工程建設進度如何?農民工生活狀態又是怎樣?18日、19日,記者深入宣化街交通疏解工程施工現場進行采訪。

  部分農民工返城趕工

  18日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宣化街與先鋒路交口處的宣化街交通疏解工程施工現場,該工程是哈爾濱市首個主城區內采取冬季施工的大項目工程。在一個二三十米高的橋墩上,3名農民工在完成建造橋墩的收尾工作,雖說有保護措施,也讓記者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在橋墩下,來自齊齊哈爾的木工車某,正和工友認真地研究下一步的工作。他對記者說:『初八就從家趕回哈爾濱了,在工地上過的元宵節,雖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項目不等人啊。』

  據負責該工程建設的龍建路橋五公司副總經理姜曉岩介紹,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施工量不大,再加上春節長假,留守的工人不多,目前工地僅有170名左右的農民工,每天從6時工作至17時,中間休息兩個小時。姜曉岩還表示,該工程自11月初開工以來,工程進展順利,截至目前,高架橋橋體下部工程已基本完工,下一步開始吊梁工程,爭取5月末完工。


  吃的住的比家裡還好

  住在簡易的板房內、睡在大通鋪上、房屋內充滿怪味、吃著粗茶淡飯……這是以往人們對許多農民工生活情況的印象。如今,奮戰在大項目建設一線上的農民工的生活怎樣?聽聽農民工的話就知道了。19日,正在工作的木工黃大哥告訴記者:『雖然是在冬季施工,但板房裡暖暖的,甚至回家之後發現,家裡還不如工地暖和呢。』

  19日,記者一進入施工現場的板房內,就感覺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因室內外溫差較大,記者的眼鏡都蒙上了一層霜。龍建路橋五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能讓農民工住得舒服,始終保持室內溫度在20℃以上。在這個五六十平方米的板房內,整齊地擺放著10個上下鋪,屋內不亂也沒有怪味,顯得整齊有序。

  在吃的方面,也不用農民工操心,不但平時素菜、肉菜一應俱全,在過年的時候,施工單位還組織農民工進行會餐。姜曉岩介紹說,現在工人的伙食標准是每天10元,相比於去年的5元,翻了一倍,『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單位還組織農民工會餐。讓大家吃點好的,同時也熱鬧熱鬧。』

  技術工種身價連年漲

  『以前一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而現在,一個月能多掙五六百元,掙得多了,乾勁兒也足了。』一位農民工在接受采訪時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去年哈爾濱市開始冬季施工以來,農民工的身價也是水漲船高,特別是對於大部分技術工種來說,今年的身價較以往漲了20%左右。據了解,目前力工一天的工資為85至90元,比去年略漲。而漲幅最高的,就屬技術工人。在宣化街交通疏解工程中,共有四個技術工種,分別是木工、鋼筋工、混凝土工和架子工。姜曉岩說:『去年,技術工日工資是每天100元。從去年冬天開始,漲到每天120元。再加上加班費等,技術工一個月能掙到3500元至4000元。』

  姜曉岩介紹說,在項目中,工長的工資是最高的,目前能夠達到一個月6000元。但是,高收入也代表要有高付出,工長不但要懂技術,還要同時管理一二百名工人,管理水平上不去也不行。

  『後備軍』應對用工荒

  據姜曉岩介紹,再過一個月,宣化街交通疏解工程將迎來一個用工高峰,屆時需要1000多名農民工參加建設,用工量是現在的5倍以上。大項目工程建設會不會受到『用工荒』的影響?對此姜曉岩表示,由於大項目建設給農民工的工資待遇及日常生活保障都不錯,並且工期較長,很多農民工都願意投身大項目建設中來。此外,施工單位還會做好人員儲備,就拿宣化街高架橋工程來說,起碼要儲備500名左右農民工,一旦工程需要,馬上就能上班。如果人手還不夠,則要在人纔市場進行招聘。

  據一名業內人士介紹,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有一部分是『組團』來,比如都是同一個村的,通過介紹來工地尋找工作,這也使得農民工較好召集。『當然,在錄用農民工的時候,管理者將會對工人進行考核,只有通過纔能被錄用,這是為工程質量負責。』姜曉岩說。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