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幾年來,綏化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以農村衛生、社區衛生、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服務等為重點,統籌規劃和合理配置衛生資源,不斷改善提高衛生服務能力,衛生事業實現了跨越發展。
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人纔隊伍建設明顯加強。全市60%的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80%的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得以新改擴建。綏化市投資5000萬元,為160所鄉鎮衛生院各裝備了20萬元的醫療設備,為15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各投資50萬元建立了無害化醫療垃圾處理設施。全市衛生業務用房總面積增加到63.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增加到10.33億元;衛生設備總值增加到3.98億元。全市醫療衛生人員增加到13654人,其中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9828人,農村鄉鎮衛生院3826人。注冊鄉村醫生5317人,高、中、初級職稱技術人員『塔式』比例逐年趨於合理,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人纔梯隊,基本滿足了群眾醫療保健的需要。公開招錄300名正規醫學院校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鄉鎮衛生院,提昇農村衛生隊伍整體素質,確保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與人纔隊伍建設同步發展。
完善了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全市現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152所,醫療機構開放床位9128張。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全市醫療機構疾病診斷符合率達到99%,住院病人治愈好轉率達到95%以上,急診搶救成功率達到98%以上。目前,肇東、安達、海倫、北林三市一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已達50個,覆蓋人口76.23萬,覆蓋率已提高到90%。全市為城鎮居民建立健康檔案80萬份,為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196.5萬份;對6.1萬名高血壓患者、2.5萬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動態管理,使居民一般性醫療、保健、康復不出社區,享受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生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進一步完善了『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雙向轉診模式。醫療救治水平還堅持以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統籌推進城鄉衛生事業,建立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實施城市醫院對口支援等措施,全市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改觀,服務能力得到有力提昇。目前,全市農村衛生『三網四化』覆蓋率已達100%。『大病不出縣,常見病不出鄉,小病不出村』的新農村衛生工作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中醫藥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綏化市堅持中西醫並重的衛生工作方針,以實施培養名醫、創建名科、建設名院和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的『三名三進』工程為著力點,進一步加強了全市農村中醫三級服務網建設。目前,全市中醫醫療機構共建有中醫特色專科28個、專病診室36個,全市34家綜合醫院和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都設立了中醫(含管理)科、中藥房,都能開展中醫診療項目;有90%以上的村衛生所(室)有中醫或能用中西醫兩法診治疾病的鄉村醫生,中醫適宜技術普及率達到了72.6%。全市10所中醫院全部被定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定點醫院,並按照國家和省新農合政策規定,將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項目全部納入了補償范圍。
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於2007年全面鋪開,參合人數逐步增加,籌資水平逐步提高,補償范圍逐步擴大,目前全市新農合作覆蓋率以村為單位已達100%,農民參合率達98%以上。新農合制度實施以來,全市共有1289萬人次的參合農民獲得了補償,累計支付補償金額9.7億元,農民患病住院率由原來開展之初的37%提高到目前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