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昨天,市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領導小組組長林鐸在會上強調,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是哈爾濱市落實新一輪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是解決哈爾濱市城區交通問題的基本途徑,更是順應民意、改善民生的深刻體現。全市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實施公交優先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舉全市之力全力完成公交場站建設、公交車輛更新、公交專用車道建設、改造現有公交站臺、合理布局建設公交車加氣站等5項公交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加快哈爾濱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速公交優先發展進程。副市長、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小溪主持會議。
林鐸指出,對比國家交通部『十二五』公交發展規劃的發展目標,哈爾濱市目前的差距還很大———目前,哈爾濱市公交基礎設施分布不均衡:道裡、南崗、香坊、道外等主城區公交線網配置密度為每平方公裡2.33公裡;松北、哈南等新區的公交線網配置密度僅分別為每平方公裡1.78和1.3公裡。同時,部分公交車輛存在著檔次低、車況差,安全性、舒適性差,車輛老化嚴重的通病,加上車輛承載能力弱,運營效率低及道路交通組織、車輛故障等影響因素,目前市區內客運高峰時公交車平均間隔達到8至9分鍾,個別線路在冬季的個別時段甚至在半小時以上。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全市各部門進一步增強優先發展城市公交的意識,充分認識公交優先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公交結構布局,提高車輛運行效率,下大力氣將這一關系到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城市長遠發展的戰略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針對哈爾濱市目前存在的公交場站嚴重不足、停車庫房嚴重欠賬、公交樞紐站嚴重短缺等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問題,林鐸指出,相關部門要加快對現有公交車輛的更新及公交車首末、換乘站的建設速度,至明年更新600臺行經友誼路、經緯街、中山路、公濱路、東西大直街等哈爾濱市主乾線路的大容量公交客車,並在重點主乾道的早晚客流高峰時段增設大容量車輛,采取大站快車的運營方式,解決目前哈爾濱市公交車輛運力不足的問題;力爭明年實現全市新增10個公交首末站和2個換乘樞紐站,至2017年實現新增115個公交首末站、49個公交換乘站的建設目標。同時,相關部門要加緊開闢友誼路—大新街—北新街—東北新街、中山路—紅軍街—霽虹街—尚志大街2條公交專用道樣板路,並著力解決目前哈爾濱市公交車輛停靠港灣、站臺建設不規范及公交車加氣站不足的問題。
林鐸強調,公交優先事關城市長遠發展,需要全市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協同推進。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領導小組將充分發揮指導監督的作用,把這一工作的落實情況作為『政風建設年』活動的一項具體內容,對不按規定審批程序進行審批、推諉扯皮的相關部門人員要嚴肅處理,並追究相關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