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日訊 春節過後,第一場女性招聘會已經在市婦女培訓學校舉辦。記者從招聘會上了解到,在女性求職者中,有些崗位高薪急聘卻無人問津,有些崗位工資雖不高卻有很多求職者爭搶。『結構不均衡』在招聘會上顯得越來越明顯。
『招工難』遭遇『找工難』
『盡管工資已經提高到2800元,卻還是招不到服務員。一上午接待了20多人,諮詢的倒不少,可當場能簽的卻一個都沒有。』我市一家大型酒店負責人事招聘的經理告訴記者。現在服務員、保安、保潔員都特別難招,從春節前就已經有很多餐飲公司在著手招聘了。『高薪誠聘』、『包吃包住』、『每周休息一天』……這樣優厚的待遇寫滿了招聘會的現場,可還是很少有人問津。
與『招工難』形成反差的是『找工難』。相比服務員招聘的『冷場』,企業文秘招聘處卻排起了『長龍』。辦公室助理、文職等月薪在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工作崗位,卻吸引了很多求職者投遞自己的求職意向書。
崗位吸引力觀念強於工資
一面是高薪卻沒人來,一面是工資不高卻排長隊,面對這樣的反差,求職者趙小雨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盡管文秘、助理等工作工資不高,但相對來說工作環境安靜、穩定,而且說出來,在辦公室工作也比在酒店飯店工作顯得有地位,體面很多。
於女士是陪女兒來找工作的,她說,盡管女兒學歷不高、也沒什麼特別的技能,但她也希望女兒能找一份相對來說輕松、環境好的工作,現在家裡都是一個孩子,不想讓孩子在工作上再吃苦、受氣。
就業服務應成崗前必修課
市婦女培訓學校就業科科長丁玉明介紹,女性求職『結構不均衡』的特點從去年開始就比較明顯。以前她們一直提『就業援助』,把更多的崗位提供給姐妹們,但現在應該更注重『就業服務』,在提供崗位的同時考慮如何讓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更大限度地對接。
她說,就業服務應包括兩部分,對於求職者來說,幫助他們轉變一些傳統守舊的觀念,立足現實,踏實肯乾。對於用人單位,幫助他們完善各方面求職者注重的條件,如保險、休息日,還要營造企業文化,給員工創造有歸屬感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