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 記者日前從市工商局、市消協獲悉,去年,該系統共接待消費者諮詢、來人來訪、申(投)訴、舉報、工作建議37599件。其中,諮詢、來人來訪28789人次;受理消費者申訴4624件,投訴1712件,調結率98.7%;舉報2474件,辦結率95.2%;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27萬餘元。據了解,在受理的申(投)訴中,服裝鞋帽質量投訴位居『榜首』。
熱點一:服裝鞋帽投訴多。去年,共受理服裝鞋帽類商品申(投)訴3031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8.63%,其中以服裝和鞋類商品投訴居多。
熱點二:手機變成『吸費鬼』。去年,共受理通信商品申(投)訴2866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8.16%,其中以移動電話及配件投訴問題居多。一是質量存在問題;二是機內設置隱性收費功能,稍有不慎進行的誤操作即刻被套取話費;三是售後維修費用不透明,拒絕承擔『三包』責任等。
熱點三:家電質量惹糾紛。去年,共受理家用電器商品申(投)訴1973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5.62%,其中以液晶電視機、空調和冰箱投訴居多。
熱點四:家居用品質量難保。去年,共受理家居用品申(投)訴1457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4.15%,其中以家具商品投訴居多。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甲醛等有害物質殘留超標,不符合環保要求;二是購貨合同中必要條款約定不明;三是一些經營者故意誤導消費等。
熱點五:遭遇電信服務『陷阱』。去年,共受理電信服務申(投)訴1091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3.11%。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一些短信信息、彩鈴等電信增值業務辦理容易辦停難;二是一些諮詢業務即視為申請辦理而被強行扣費問題;三是如『吉祥號』等特殊業務的辦理、注銷,電信經營者涉嫌單方制定對消費者不公平條款;四是一些代收費項目存在隱形收費,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消費;五是網速與宣傳不符,上網流量異常等。
熱點六: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去年,共受理食品、保健品申(投)訴691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1.97%。其中保健品主要涉及的問題多為誇大功效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等。
熱點七:物流自定霸王條款。去年,共受理物流服務申(投)訴596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1.7%。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亂收費;二是制定霸王條款———賠損不賠丟;三是個別貨站給消費者辦理托運業務時,經常趁機在事先商談好的運費上任意添加、修改金額,讓消費者吃啞巴虧;四是貨站將接收的業務隨意轉給其他貨站,並重復向消費者收取運費;五是違法經營,一些貨站在收集了大批的貨物和貨款後,玩『失蹤』,使得一些消費者無處追討貨物和貨款。
熱點八:『美麗陷阱』誘人上鉤。去年,共受理美容行業服務申(投)訴586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1.67%,其中因違價、服務協議不公平、美容產品質量投訴居多。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以『免費』服務為誘餌,邀請消費者接受服務,隨後便會強行要求其購買高價美容卡或美容產品;二是商家擅自更改服務協議,迫使消費者反復增加服務成本;三是一些不具備醫療美容資格的美容院,擅自從事醫療美容手術,消費者美容不成反被毀容等美容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熱點九:家用轎車質量頻起糾紛。去年,共受理家用轎車申(投)訴572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1.63%。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國產家用轎車質量難有保證,引發糾紛不斷,主要涉及原因不明的怠速過高,剎車片、軸承異響,轉向燈不亮、方向跑偏等安全問題;二是違反銷售合同約定,擅自加價;三是檢測難度大,送檢成本高,檢測機構少。
熱點十:商家違價問題頻現。去年,受理商場、超市違價問題申(投)訴462件,佔申(投)訴、諮詢總量的1.32%。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商家自律弱化,導致同一問題反復投訴;二是商場內明示內容表述不清楚、不全面、不規范;三是售後服務滯後;四是商品結算價格高於商品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