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劉迎霞委員:將央企紅利20%以上納入公共預算用於民生
2011-03-11 20:26: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國政協委員劉迎霞。

  東北網3月11日訊(記者 孫曉銳)針對國有資本預算支出結構不盡合理、預算編制過程不夠完善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劉迎霞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提出建議,應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至少將央企紅利的20%以上納入公共預算用於民生。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的紅利收入,本質上屬於全民所有,成果應由人民共享。』劉迎霞認為,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本性支出主要采取資本金注入方式,運用形式單一,資金具體投向不明確,不利於預算管理部門了解資金的具體運用和使用情況,難以對資金的使用效益進行有效評估和考核,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她還告訴記者說,目前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內容還很粗,編制程序和方法也不太規范和透明,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不夠,預算編制原則也比較簡單。同時,資本預算收入科目和來源結構、支出具體項目和支出標准等不公開透明,缺乏監督制約機制。

  為此,劉迎霞提出五點建議:改革制度,盡快取消單獨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在合理確定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上繳比例的基礎上,將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納入公共預算進行統一配置;突出重點,將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至少20%納入公共預算,這部分資金主要用於民生領域支出、農村社保制度建設和扶持民營企業、小企業,支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全體人民共享國有資本的收益和發展成果;優化結構,調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央企內部支出比例,重點用於核心技術研發、產業昇級改造、重大裝備國產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支出,為踐行科學發展和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發揮引領作用;創新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方式豐富資本性支出手段。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資本性支出,除采取向企業直接注資形式外,還可運用投資補助、轉貸和貸款貼息等杠杆方式;加強管理,提高國有資本收益的使用效率,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項目的績效評估制度,強化對預算執行結果的監督審計。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