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要達到20%,住有所居,是百姓關心的話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駐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再次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住房問題。
關鍵詞 保障性住房
現狀:我國保障性住房制度本身存在一些相關問題,例如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較小,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夠,至2009年底,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完成率僅為23.6%;對保障對象的定位模糊,導致住房保障制度設計的缺陷;相關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體制;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度不夠,監管機制不健全;現行住房公積金制度難以支橕住房保障工作快速發展。
建議:完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應進一步完善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模式選擇,著力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全國政協委員呂樹文建議,應結合各地經濟發展狀況、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居民住房實際條件和需求,細分住房保障層次,有步驟、分層次解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完善稅收、信貸、土地等政策,促進『兩房』建設和供應。在稅收政策上,制定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租賃市場發展的稅收政策。在信貸政策上,給予『兩房』建設資金支持。在土地政策上,進一步發揮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政策的作用。在補貼方式上,各地按照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保障對象的收入線,並嚴格控制保障對象的范圍,逐步實現由供給保障轉向需求保障;注重社會公平,完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退出機制,政策允許租住房屋的低收入無房家庭在經濟條件改善、基本具備購房能力的情況下,通過『租轉售』,以當年同類經濟適用住房的價格取得租住房屋的產權。而對於購買有限產權的經濟適用房上市出售,政府收益應按照屆時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與經濟適用住房差價的一定比例核定,購房者按照規定補交政府收益,即可將有限產權轉化為普通商品住房產權;改進管理方式,加強保障性住房的動態監管;強化政府對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目標責任。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公積金的使用效率,創新住房公積金繳存模式,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實行『封頂保底』。
關鍵詞 『小產權房』
現狀:在近幾年商品房價格不斷攀高、土地資源日趨稀缺的全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型城市中,均出現了以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並鎮、新農村建設等名義違規開發建設的小產權房,並呈蔓延之勢。『小產權房』的住宅目前總體上已相當於我國120億平方米城鎮住宅的40%以上,已成為最重要的房產權利類型之一。
建議:向保障性住房轉化
全國政協委員孫東生認為,解決『小產權房』的出路就是促進其向保障性住房轉化。他提出,建議普查『小產權房』,進行分類處置,並明確處置原則和基本方法,區別對待。同時,盡量利用經濟手段解決,將部分『小產權房』轉為經濟適用房,完善手續後納入住房保障體系,農村宅基地、建設用地開發的住房,經合法程序,將其納入住房社會保障體系之中,意義更大;深化農村集體用地流轉制度改革,可以經合法程序將其轉為保障性住房,這樣不但可以擴大城鎮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的市場供應,還能起到平抑城市商品房價格的作用;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規劃、農民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區規劃,且已建成未售出的『小產權房』,由政府收購可改造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農民安置房等用途。已建成售出的,對開發商和出讓、出租土地方依法處罰,補辦相關手續,補繳出讓金、稅費等費用後納入房地產市場管理。正在建設的,應該停止建設、銷售,已售出的退還購房者購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