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30日訊 往年泰來縣農民儲存糧食多采用編織袋或直接堆在地上,通風差、散熱慢且防蟲鼠能力弱。去年,取而代之的是鋼網式儲糧倉,糧食風乾好了,霉粒少了,營養也不丟,糧食的等級也提高了。僅此一項,讓農民年減少糧食損失600餘噸,實現增收100多萬元。
為改善農戶儲糧條件和庭院環境,減少糧食產後損失,增加農民收入,泰來縣從去年4月積極著手落實『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通過農民自籌和爭取政策支持等方式,積極組織農民申購鋼網式儲糧倉,新購進鋼網式儲糧倉736個,儲存能力達7000餘噸。
小糧倉工程是由政府和農戶共同投資建造儲糧倉的一項國家惠農政策,遵循農戶自願出資、政府補助的原則,國家核准單倉造價為3300元。其中,國家補助983.5元,省級財政補助990元,農戶自籌1326.5元。新型儲糧倉呈圓柱體,鋼骨架方孔鋼絲網結構,頂蓋為圓錐型鍍鋅鐵皮,具有使用安全、堅固耐用、移動靈活和自然通風、降水防霉,儲糧效果好等特點,可減少糧食損失300公斤左右。該項目將帶動齊齊哈爾市農戶改善糧食收獲後的儲藏和處理條件,今年,項目拓展糧倉數量翻倍,減少農戶糧食產後損失也將翻倍。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