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入春以來,受冷空氣影響,哈市氣溫忽高忽低,幾天前還是春光明媚,迎來了20℃的好天氣,但伴隨著降溫及降雨,來勢洶洶的『倒春寒』天氣,讓許多市民措手不及。今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各醫院感冒、發燒的患者增加一倍。其中,兒童受『倒春寒』影響相對明顯。醫生建議,在『倒春寒』這幾天,最好將室溫控制在16至20℃。
感冒患者增加一倍
『前幾天還陽光燦爛的,這幾天怎麼這麼冷!』家住哈市的趙剛告訴記者,由於前幾天哈市的氣溫達到近20℃,於是他換上了薄薄的春裝,誰知天氣變化這麼快,寒潮說來就來,讓他措手不及。很快,他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涕。起初,他自己在家吃了藥以為『挺』一下就過去了,誰知昨天病情突然加重,於是今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檢查。經檢查,他患上了病毒性感冒,如在耽誤容易引起肺炎,需要靜點治療。
據了解,從今天上午8時至11時,哈市第二醫院呼吸消化科就收治了18名因發燒、感冒來該院就診的患者。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呼吸消化內科宗立彥主任講,之所以病人『突然』猛增,全都是『倒春寒』在作怪。她說,平時該科每天能接診20餘名感冒、發燒的患者,但從上周開始,該科每天能接診至少40名這樣的患者,是平時的一倍。這些患者中,一半以上患了病毒性感冒,還有不少因感冒而引發了哮喘、肺炎。
兒童成感冒『主力』
據了解,在感冒患者中,兒童居多。今天上午11時,記者在省醫院兒科門診看到,雖已經接近午飯時間,但帶孩子來就診的家長仍絡繹不絕,門診外坐滿了抱著孩子的家長。另外,輸液大廳裡擠滿了不少『小病號』,他們大多躺在父母懷裡打著點滴,座位上基本滿員。
省醫院兒科醫生告訴記者,近日天氣變化明顯,患呼吸道疾病的兒童特別多,其中以偏小的幼兒和6歲至10歲的小學生居多。一兩歲的幼兒抵抗力較弱,小學生日常活動量大,出汗較多,室內室外溫差偏大,很容易引發感冒。他說,初春季節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一些家長不太重視,以為兒童感冒發燒不用上醫院,吃點藥就行,結果等發現孩子煩躁、呼吸困難、嗜睡、精神狀態較差的時候纔來醫院治療。殊不知,這些癥狀大部分就是肺炎的表現。肺炎患者年齡越小,並發癥越多,病情越重。因此,家長發現小兒呼吸急促、咳嗽應及時帶孩子來醫院就診。他說,一般嬰幼兒感冒都是家長傳染的,因此家長感冒時應盡可能少接觸年幼子女,接觸時應戴口罩。此外,患兒應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保持適宜的室溫,並注意通風。一旦幼兒得了肺炎後,應繼續喂奶、喂食,多喝湯類食物,如果患兒食欲減退,應少量多餐,對哺乳期嬰兒應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數,以增強營養與體力。
年輕人別忙著『耍漂』
除了常見病外,一些愛美的年輕人還『凍』出了關節病。前幾日,在哈市做外貿生意的王慧見氣溫回昇,迫不及待地脫下了毛衣,穿上了低領衫,不料這幾天感覺腰酸腿疼,已影響正常工作。經診斷,王慧患上了關節炎。黑龍江省醫院骨關節外科的呂偉主任告訴記者,市民一般都知道冬天注意防寒,可是到了春天容易忽略,特別是一些愛美女士喜歡長靴配短裙,往往不注意采取防寒措施。其實,寒氣會滲透皮膚,造成腿部血管痙攣,使膝關節供血減少,抵抗力下降,且病變初期無明顯不適,一旦疼痛病情就已十分嚴重,導致患上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其它關節疾病。呂主任建議,除了做好保暖工作,市民應盡量多活動,多吃牛肉、羊肉等偏熱、偏暖性食物。做家務的女性,盡量少與冷水直接接觸,防止腕關節病變。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還有一些高血壓患者因降溫後出現持續性胸痛、呼吸困難導致心肌梗塞、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據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心內科李麗華主任提醒,有高血壓、心髒病史的老年人,更應預防『倒春寒』天氣傷害身體,要注意保暖,在氣溫陡然變化較大時,不要輕易出門。在『倒春寒』這幾天,最好將室溫控制在16至20℃。另外,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最近幾天最好不要過早晨練,建議可以等到下午太陽出來了,再出來散散步,同時應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飲食要有規律,盡量以清淡為主。一旦突發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應馬上就醫,不要延誤,避免錯失早期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