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齊齊哈爾市抓住創先爭優活動的有利契機,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市農村生產發展、環境優化、生活改善,新農村建設呈現特色鮮明、日新月異的可喜局面。
一是強化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堅持把營造宣傳氛圍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前提,強化輿論引導,激發基層活力,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積極性,有效凝聚廣大黨員乾部群眾力量,引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乾部在助推新農村建設上創先爭優。在電視臺開闢了《縣(市、區)委書記訪談》和《鶴城先鋒》專欄,邀請縣(市、區)委書記談新農村建設的創新思路、實際舉措、成功做法和心得體會,組織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成績突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現身說法、介紹經驗,為大家提供學習、交流、借鑒的平臺,引導大家在新農村建設上乾事創業,在全市上下形成爭先恐後、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輿論基礎。目前,已播發《縣(市、區)委書記訪談》13期,《鶴城先鋒》典型18個,制作圖板1560塊,刊發各級《簡報》532期。
二是加強領導推動,夯實組織基礎。堅持把強化領導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抓住帶頭人隊伍建設這個關鍵,著力從選、用、管方面破題,創新管理方式,完善激勵機制,切實建立一支適應新農村建設需要的乾部隊伍。市委制定下發了加強鄉(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兩個《意見》,提出特別優秀的鄉(鎮)黨委書記可以提拔為副縣級乾部或進入縣(市)區黨政班子,特別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可進入鄉鎮黨政班子;將鄉(鎮)工作經歷作為選拔縣級乾部的重要條件,縣(市)區、市直部門特別是涉農部門副職出現空缺的,優先從優秀鄉(鎮)黨委書記或有鄉(鎮)黨委書記任職經歷的優秀乾部中選拔。目前,11名鄉鎮黨委書記被提拔為副縣級乾部,37名村黨支部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22名優秀村支部書記通過考錄成為國家公務員。加強新農村建設業績考核,把推動新農村建設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乾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堅持考評結果與各級黨組織、領導乾部評優相結合,與乾部評優晉級、提拔使用相掛鉤,引領各級黨組織和領導乾部在新農村建設上真心研究、真抓實乾。
三是優化產業拉動,助推經濟發展。堅持把生產發展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引導基層黨組織帶領農村黨員群眾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富民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促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意見》和《土地規模經營標准》,在資金、信貸、農業保險和基礎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充分調動了重點示范村農民參與土地規模經營的積極性。目前,豐林村、興十四村土地規模經營達100%。大力發展畜牧業。以全省實施千萬噸奶和五千萬頭生豬兩大工程為契機,積極發展養殖農場、養殖大戶、養殖專業村,進一步擴大了畜禽飼養規模。豐林村奶牛存欄突破千頭大關,鮮奶產量1500噸,成為依安縣奶牛生產第一村。大力發展農區工業。通過立足資源開展招商引資,重點示范村在抓企業、上項目上實現了新突破。興十四村新建黑龍江(興十四)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完成萬米智能溫室1個、日光溫室20棟、大棚40個、園區控制中心2500平方米,實現總收入5.5億元,利稅2750萬元,解決2600人就業問題。大力發展勞務產業。使更多的農民脫離土地,進入二、三產業或向外埠轉移,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興十四村98%的勞動力進入村辦二、三產業,豐林村勞動力轉移比例達到55%。
四是民主管理驅動,健全制度保障。堅持把民主管理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標,學習借鑒河南鄧州的做法,在全市推行了以『黨支部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為主要內容的『4+2』工作法,召開了全市農村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現場會,總結推廣依安縣實施『4+2』工作法試點經驗。通過推行『4+2』工作法,進一步推行民主決策,落實民主管理,強化民主監督,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有力地促進了新農村建設。依安縣豐林村運用『4+2』工作法,將村規民約修定、休閑廣場建設、公寓樓二期工程、倉房建設、奶牛養殖小區建設等10項涉及發展和民生的大事實事列入議題,有效破解了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的問題,大大推動了新農村建設進程。鐵鋒區查哈諾村堅持民主理財,民主管理,積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已達到3000萬元,群眾全部住上了磚房,村民普遍享受『七補貼』和『八免費』,農戶戶均銀行存款達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