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堅持『非禁即入、放水養魚、與民方便』的原則,加快培育和建設生產和市場服務體系、傳統服務業提昇改造、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以重點建設大市場、大物流、大旅游、大貿易,促進『三產』大繁榮。
一、『大市場』——輻射效應
由浙江紫香集團投資1.2億元興建的寶清中國白瓜籽大市場,經過兩年來的對外開放經營,已達年交易白瓜籽7至10萬噸、交易額15億元以上,成為國內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專業市場。全國白瓜籽集散地效應初顯,省內以及新疆、內蒙古產品相繼進入;國內眾多省市都到這裡購貨,並出口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出口量每年兩千萬美元以上,拉動了農產品大流通,帶動了餐飲住宿等各業俱興。今年,該市重點建設建材裝飾綜合大市場,增強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推進寶清永康國際商貿城一期、嶺東鋼鐵大市場、益德物流中心等建設進度。開發建設城市綜合體項目、松江國際購物大廈,改造昇級新瑪特購物廣場、水產商場和商業大樓,構建商貿市場群,打造區域性商品集散中心。
二、『大物流』——拉動效應
雙鴨山市以建龍鋼鐵、焦化、鐵精粉項目及鋼渣綜合利用等一批大型工業項目投產達效為基礎,大力發展相關產業。在嶺西地區形成以鋼鐵、煤炭、新型建材等大型工業及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各項配套產業突起的工業新城。目前,雙鴨山市正著手建設建龍鋼鐵及建材交易市場的配套項目益德物流中心,項目佔地面積14.5萬平方米,物流量為1000萬噸以上,年成交額在5億元以上。達產後,年營業收入為6450萬元,利潤1935萬元,稅金967.5萬元,解決1400餘人就業,改變現有配貨站分散的局面,並拉動第三產業發展速度。今年,該市將扶持有實力的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等企業,通過兼並、聯合等形式做大做強,打造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加快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商業模式,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促進消費結構昇級;繼續推進便民服務進社區、便民消費進家庭的『雙進工程』,支持大型商貿企業發展社區商業網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
三、『大旅游』——品牌效應
2010年,雙鴨山市東湖旅游度假區被評定為3A級旅游景區,安邦河濕地公園被評定為4A級旅游景區,不僅使該市A級旅游景區數量達到了5家,也實現了4A級旅游景區零的突破。該市共建設重點旅游項目21個,有4個景區分獲『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稱號。同時,通過舉辦和承辦各種活動,有利地提昇了旅游對外宣傳的廣度與層次;完成了『北大荒之都·雙鴨山』域名注冊和網站建設,使該市旅游品牌得到了保護。今年,重點開發挹婁文化游、抗聯紅色游、濕地生態游、饒河邊境游和東湖休閑游等項目,形成在建、擬建、儲備項目的梯次開發格局。全力推進安邦河濕地、珍寶島革命烈士陵園等A級景區創建,力爭全市A級景區達到10個以上。推進北大荒濕地觀鳥節、挹婁文化節等提檔昇級,做好赫哲族烏日貢節、烏蘇裡江龍舟節等節慶活動挖掘開發。旅游業總收入增長35%以上。
四、『大貿易』——龍頭效應
饒河縣對俄蔬菜出口生產基地每年出口蔬菜近千噸,該市依靠這一優勢,推進饒河1.5萬畝溫室大棚擴產及10萬畝綠色水稻種植加工、寶清白瓜籽、紅小豆及萬畝綠色食品種植加工、852農場大豆種植加工等出口加工基地建設;推進饒河綠色蔬菜、北大荒肉牛等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加快產品由『原字號』向精深加工轉變,打造一批綠色食品出口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由於龍頭效應的帶動,該市現有規模以上加工企業64戶,外貿企業117戶。發展出集賢縣民營科技示范園區(全國性的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寶清大白板(獲得國家『雙百工程』榮譽)、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等產業和品牌。獲得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標志使用權的產品數量已經達到192個。今年,該市將加快對俄客貨運輸線路和口岸貨檢通道項目推進速度,啟動雙鴨山海關建設;重點建設糧油、果蔬和畜禽產品等六大產業出口基地,實現對俄綠色食品進出口總額增長25%以上,對俄建材產品出口貿易額增長30%以上,資源類產品進口貿易額增長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