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五大連池推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 優結構促產業效益明顯
2011-04-21 16:52:2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錢立文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1日訊(錢立文 記者楊林川)『入社經營後我們農民很有賬算,三年來收入接連上臺階!』五大連池市新發鄉德安村惠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王萍說。

  據了解,五大連池市德安村自從2008年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來,不斷擴大規模、改進經營、優化種植結構,會員總數由組建時的37戶發展到今年的506戶,入社率100%。經營土地總量由最初的2000畝發展到現在的10500畝,佔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7%,實現了整村推進,2010年獲得黑龍江省農委『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星級示范社』授牌。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以20%的速度遞增,2010年達到8500元。

  德安村惠民農民專業合作社歷來以種植大豆為主,2010年的其它作物僅有2000畝玉米和300畝甜菜試驗田。

  『不思變,很難獲得高回報。春耕開始了,今年我們就要趟趟新路子。』農校畢業的『秀纔』支書王宏宇說。

  從年初開始,王宏宇和社員們就沒『消停』過。跑省裡請來農業專家,結合實際情況設計種植結構調整模型;算投入產出賬,進行效益對比分析;跑項目,爭取省、市的農業開發項目和資金支持;測試、選購優質種肥;對接國營農場開展共建,爭取先進大型機械協助作業。

  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新品種玉米2500畝、優質小麥5500畝、甜菜1230畝、試種飼草75畝,而以往唱慣了『主角兒』的大豆只佔了一成的播種份額。這種顛覆性的調整讓社員們自己都覺得震撼,也感到很有壓力。但是他們清楚地知道,要打的是長遠算盤。飼草種植是發展趨勢,況且全村存欄的426頭奶牛、173頭黃牛不會白白地辜負了這份營養美餐。甜菜的經濟效益突出,較大豆要高出35%以上,而且通過引進省內博天糖業公司,投資在德安村建立甜菜收購站、無償提供2臺甜菜剪葉機和1臺收獲機,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協作鏈條。佔絕大部分的小麥和玉米,如果在氣候正常年份裡也不會比大豆效益更差,但是更重要的是明年經過了輪茬、無農藥殘留的土壤,將為無公害蔬菜種植提供理想的條件。

  目前,惠民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著手與蔬菜精深加工企業、大型超市或農貿市場進行洽談,實行訂單化專供,謀求產品直線增值或『農超對接』,進而培育起新的骨乾產業。因為有了合作社,土地實現了規模經營,使先進的農業科技、大型現代化機械到充分應用。大量的人力解脫出來,全村勞動力形成了1/3常年外出務工,1/3搞養殖業,1/3被合作社返聘從事田間管理的格局。

  『加入合作社後可以多路進財,越來越多的農民都看出了門道。我們還要擴建大型農機合作社、打造新型農民社區,吸收外村農戶入股,力爭3年內將土地規模經營面積擴大到6萬畝。』王宏宇和社員們對自己的合作社充滿了信心,一張希望的藍圖已經鋪展在他們的腦海中。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