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安達市醫改三年累計投入醫保建設資金6368萬元
2011-04-26 10:49: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自2009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齊心協力,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建立機制,克服了改革起步階段的種種困難,基本醫療保障面大幅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醫藥衛生運行長效機制初步建立,三年醫改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自4月24日起,本網將推出系列報道,著重宣傳各地、各部門在醫改方面取得的成效,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為建設和諧龍江、幸福龍江作出更大貢獻。

  東北網4月26日訊 (記者 顧碩) 醫改三年來,安達市累計投入醫保建設資金6368萬元,參保參合人員由醫改初的31.4萬人增加到47.3萬人,參保率由69.6%提高到96.5%,常住居民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個人自負率由47.7%降低到35.2%;最高支付限額由2.5萬元提高到5萬元,有效解決了城鄉居民看病就醫深層次問題,讓城鄉居民充分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

  以惠及群眾為宗旨,著力實現醫保覆蓋全面化

  據了解,安達市先後出臺《安達市大病救助暫行辦法》、《安達市公務員補助暫行辦法》、《安達市門診慢性病暫行辦法》、《安達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統籌辦法》和《安達市城鎮居民門診統籌實施意見》。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實現了醫療保障由單層次向多層次延伸、立體式保障,實現了城鎮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門診統籌、住院統籌、慢性病統籌全方位保障。

  安達市先後兩次提高城鎮職工和農村常住居民住院醫療費核銷標准,城鎮職工由70%提高到80%,城鄉居民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封頂線已分別達到職工收入和農民純收入的6倍。

  以服務群眾為核心,全力實現醫保效能最大化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改善就醫感受、降低就醫費用、優化診療過程、提高服務質量、發揮保障效能的總體要求,安達市不斷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改善就醫環境,讓城鄉居民最大程度享受醫保成果。一是改善就醫就診環境。

  據了解,在獲得上級各相關部門資金及項目支持的同時,安達市又投資2713萬元,對市內公立醫院進行整合,建立四家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完善以市醫院、婦幼保健院為龍頭的全科、專科醫療服務體系。對14個鄉鎮衛生院、117個行政村衛生所進行標准化改造,實施健康檔案建設工程,打造『十分鍾就醫服務圈』。城鄉居民就醫實現了小病不出村、不出社區,一般病不出鄉鎮,大病基本在市內。

  此外,安達市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全面推行病人選擇醫生制度、單病種最高限價制度、醫療收費標價制度、一日清單制度和檢查結果互認制度,有效遏制了大處方及過度診療現象發生,降低了城鄉居民看病負擔。在鄉鎮、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零差價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障補償政策,有效解決了『看病貴』問題。僅此一項,2010年全市群眾就減少用藥支出1072萬元。

  以提昇效能為目的,實現醫保管理城鄉一體化

  在嚴格把握省委、省政府整體要求的基礎上,安達市勇於創新、大膽嘗試,以逐步消除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差異、探索完善醫保制度為突破口,實現了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一體管理、統籌發展。

  投資200萬元,整合建立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計算機管理網絡,與定點醫療機構、社區勞動保障服務所聯網運作,時時共享,實現了操作統一、流程統一、資源利用統一。借鑒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運行經驗,同步推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卡和新農合醫療保障卡,門診醫療費實現了時時結算,住院醫療費實現了即時結算,最大限度方便了參保人員看病就醫,減輕了因墊資帶來的負擔。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