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5月3日訊 2日,哈市『兩軸、四環、十射』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陽明灘大橋的主橋鋼梁與北岸混凝土錨梁結合段混凝土澆築完成,主橋實現合龍。陽明灘大橋現在什麼樣?建成後將起到什麼作用?記者帶著讀者關心的問題,趕往現場進行了采訪。
大橋初具規模
站在松花江公路大橋上向西眺望,一條『長龍』橫亙南北。記者看到,陽明灘大橋從哈爾濱市政府方向拔地而起,一直向江南岸延伸,外形已清晰可見。據介紹,陽明灘大橋的合龍標志著大橋最重要的工程完成,進入衝刺階段,預計10月竣工通車。
走近大橋,雖然還沒有進行纜索安裝、橋面板鋪,但記者深深被它的氣勢震撼。據工作人員介紹,建成後,陽明灘大橋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
省內最長懸索橋
據悉,陽明灘大橋北起松北區三環路與世茂大道相交處,南下跨北側防洪大堤、陽明灘、松花江航道及南側群力防洪大堤後與三環高架路相連結。同時,因為大橋的北面是松北防洪大堤,南岸是群力防洪大堤,大橋必須高架過去,所以陽明灘大橋非常長,全長達6490米。
據介紹,陽明灘大橋主橋為雙塔、五跨、自錨式鋼-混凝土疊合梁結構體系,該種結構體系的橋梁施工在省內尚屬首次。『陽明灘大橋現在是省內最長的懸索橋,相對來說更壯觀更漂亮,工藝也更復雜。』哈市建委西部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的有關負責人說。
每小時通車9800輛
記者獲悉,陽明灘大橋建成後,對群力新區和松北區的快速發展及完善哈市西部道路網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悉,該橋通車後,最大可滿足每小時9800輛車通行,不僅能緩解松花江公路大橋的交通壓力,更重要的是將使三環路暢通起來,對城市交通和百姓出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該橋設計荷載采用城市A級,主航道最高通航水位120.3米,設計最大通航淨高為10米,可滿足松花江三級航道通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