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多措並舉推進殘疾人發展
2011-05-09 08:31:58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陳 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5月9日訊 當搬進新居的那一刻,昂昂溪區水師營鎮水師營村貧困殘疾人康穗齊臉上寫滿笑意,『沒有政府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們全家人的新生活。』自2004年至今國家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項目惠及我市以來,像康穗齊這樣通過資助住進新房的貧困殘疾家庭已達2140戶。

  康穗齊的幸福生活,是齊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在全市各級殘聯組織的共同努力下,一次次扶殘助殘行動不斷開展、一個個殘疾人事業法規政策相繼出臺,截至目前,我市殘聯共爭取各項惠及殘疾人的項目資金3860萬元,不同程度解決了齊市32萬殘疾人在生產、生活、學習、就業、康復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社會環境正在形成。

  愛——呵護殘缺

  2010年,泰來縣江橋鎮村民袁清和丈夫迎來了他們愛情的結晶。然而,小佳佳生下來就患有腦損傷,除了正常吃奶外,四肢幾乎不能動,這無疑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兩個月後,他們抱著孩子來到市第二醫院兒童腦病康復中心,孩子不但得到了有效救治,他們還獲得了0—6歲的貧困殘疾兒童免費救助。經過治療,如今1歲的佳佳能自己翻身,還能坐起來了,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變化,袁清激動得熱淚盈眶。

  殘疾人康復治療和脫貧致富可以說是所有殘疾朋友最關心的事情,如何把這兩項工作做好做實不但是我市殘聯事業的重中之重,更是連續兩年成為市政府全力推進的大事實事。幾年來,殘疾人社區康復器材配備、精神病防治、白內障復明手術、貧困殘疾兒童肢體矯治手術、腦癱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康復、聾兒語訓、假肢和輔助器具裝配等國家和省級項目,使3000人次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和功能補償。此外,通過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康復扶貧貸款項目和生活救助等措施,1.5萬殘疾人擺脫了貧困。

  愛——點燃希望

  依安縣的肢體殘疾人張寶,在縣政府和殘聯的大力扶持下,開起了電腦公司,生意十分紅火,縣財政局還給了他『特權』,每次進貨,『優先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短短幾年時間,從一名家電維修工,做到惠普電腦專賣店經理,去年又成立了未來職業培訓學校,專給農民朋友免費傳授科技技能。就業乃民生之本,讓千千萬萬殘疾人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除了要給他們幫扶,更要為他們就業和創業提供廣闊空間。多年來,我市各級殘聯組織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機制。針對殘疾人的職業需求,全市設立了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19個,實行了『培訓與就業、培訓與創業、培訓與扶貧』三個結合,在提高殘疾人的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價值。同時,還進一步完善、落實扶持殘疾人自主擇業和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頒布法令法規,要求全市廣大事業、企業單位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城鎮鄉村已有近6萬名殘疾人通過各種形式實現就業。愛——助你飛翔

  2010年,在全國第五屆特奧會上,與四個小伙伴『組團』贏得金牌的徐濤,是在特教學校成長起來的一名足球天纔。與其他智障的孩子一樣,徐濤自幼不愛說話,就喜歡玩球。當他踏入培智學校大門後,教師劉宇恆便發現了他踢球的天賦,此後天天帶著他一邊玩一邊學,九年後的徐濤『搖身一變』,成了鶴城的一名小『足球明星』。

  讓殘疾人實現自身的價值,是齊市殘疾人事業的最終目標。一直以來,在殘疾人教育方面,齊市通過對全市殘疾人教育工作調查摸底,加強對特教學校的業務指導,強化扶殘助學,實行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和保障機制,全市13個特教學校,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3%以上。此外,在出臺《齊齊哈爾市關於設立助殘獎學金的通知》的基礎上,連續五年為782名特困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健全子女發放獎學金201.3萬元,幫助600多名貧困殘疾學生完成學業。市、縣(市)區還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納入當地義務教育體系,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優先優惠,特別是參加高考的殘疾學生錄取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