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延芳:特別的愛 赤誠的心
2010年新年伊始,向陽區永春社區黨支部辦公室走進一位老人。她把一個沈甸甸的塑料袋放到支部書記的辦公桌上,『這是我交納的13萬元黨費,請黨組織收下!』
這位老人叫邢延芳,一位有著57年黨齡的普通退休職工。她傾畢生所有,用這份『特別的愛』,向黨組織表達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赤誠之心。
1935年4月,邢延芳出生於集賢縣永安公社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7歲那年,她成為了佳木斯市轉盤道供銷合作社一名售貨員。由於她工作出色、盡職盡責,1954年,19歲的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9年,邢延芳轉入第一百貨商店當售貨員。從此,她在一百、六百和百貨公司服裝批發商店等服務崗位一乾就是36年,職務也從普通售貨員昇到副主任、副經理,直到1988年6月退休。她曾連續12年被評為省、市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
在三十餘年工作中,邢延芳不僅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業務本領,更注重和顧客的溝通方法。顧客到她那裡買東西,從沒發生過矛盾,也沒出現過短斤少兩的現象。她那熱情真摯、文雅和氣的笑容總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人們都願意到她那裡去買東西,三尺櫃臺演繹了她人生的價值。
文革期間,邢延芳被打成『階級異己分子』、『現行反革命』,收容反省5個多月,更蒙受不白之冤長達8年之久。這期間,不讓她再從事原來工作,只是打水掃地,可她照樣勤勤懇懇地工作,把營業室打掃的乾乾淨淨,玻璃窗擦得亮亮堂堂。
看到掉落地上的圖釘,邢延芳一個一個摳起來,繼續使用;總務發的小笤帚,她用繩和布紮得結結實實,發給各組使用。為了彌補自己學識的不足,她堅持利用空閑時間自學,還通讀了《毛澤東選集》四卷。
平反後,對曾經批斗過她的同志,邢延芳沒有一絲的怨恨,她依然與大家真誠相處,並且在他人有困難時還主動伸出援手。
1988年,邢延芳退休了。但她繼續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她積極參加各項社區公益事業和志願者活動,堅持幫困助學,長年接濟鄰居中的貧困孩子,資助他們完成學業,主動參與社區調解工作,幫助長期失和的鄰裡夫婦重新牽手。
鄰居雄立冬1992年從市標准件廠下崗待業,愛人見他體弱多病,沒有生活來源就離開了他。他獨自帶著一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一度曾『破罐子破摔』,喪失了生活的勇氣。邢延芳知道後,三番五次找到他做思想工作:『孩子需要你,咱們也不能給社會增加負擔啊!』
邢延芳幫他聯系了社區清潔的工作,每逢年節,她還包好餃子端上菜給父子倆送上門去,開學時給孩子送來必要的學習用品。在她的鼓勵和幫助下,雄立冬除了給社區清掃衛生外,還收起了廢品,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兒子今年也參加了高考,上了如意的學校。
老居委會主任金鳳雲入院治病花了很多錢,一時交不上燃氣改造費,影響了正常生活。邢延芳知道後,幫她墊付了1000元錢,並親自到燃氣公司求人幫忙安裝上。一次,邢延芳來到社區辦公室,發現有兩個凳子都已經損壞,她不聲不響,出門馬上就為社區買來4把椅子……
邢延芳為別人捨得付出、願意花錢,可她自己卻過著簡朴的生活。她家裡沒有高檔家具、高級家電,她也極少購買新衣。然而,每當社區組織賑災救災、扶貧幫困等志願捐助活動,老人從不落後,一次次地為希望工程捐款,給貧困孩子送去禮物,給身邊的困難群眾雪中送炭。
2007年,邢延芳從電視新聞中了解到南方遭遇冰凍災害後,主動跑到社區居委會,從當時700元的月收入中捐出了500元;5.12汶川大地震,她又捐出500元。
2010年1月,邢延芳照顧臥床四年之久的老伴去世了。她賣掉了自己的房子,還清了為老伴治病所欠的醫療費,自己住進了敬老院,卻將剩餘的13萬元積蓄,作為『特殊黨費』交給了黨組織。
邢延芳對兒女們說:『我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一生沒有為黨做過什麼貢獻,最後要把我的所得全部獻給黨,這也是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