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7日訊 加快轉型發展,是大興安嶺當前的第一要務;推進大項目建設,是促進轉型發展最有力的支橕。
去年以來,全區上下貫徹落實『生態固本、低碳轉型、綠色崛起、富民興區』的戰略思路,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轉型發展的著力點,科學規劃謀項目,千方百計爭項目,凝心聚力建項目,強化服務保項目,全區重點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快速發展。
依托重點項目建設,築牢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石
最近,大興安嶺礦產開發業傳來捷報,位於松嶺區境內的大興安嶺金欣礦業有限公司岔路口鉛鋅鉬多金屬礦勘探工程正式開工。這一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實現了我區地質找礦及開發的歷史性突破,也將為我區經濟轉型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去年以來,全區啟動重點項目63個,總投資181.8億元,開復工53項,33個產業項目全部開復工,累計投資11.7億元,是年度計劃的110.2%,其中10個與省、18個與縣區(局)簽狀項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標。雲冶鉛鋅冶煉項目試車成功,填補了我省電鋅冶煉產業空白;大森林木業、凱達木業等10個林產工業擴建和技改項目全部建成投產,精深加工產值完成14億元,佔林產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0.8%;林格貝公司生產車間主體廠房建設、興森生物質能源土建工程已完工,產業項目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23%,同比提高了11.5個百分點,對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達到52.4%。
這些產業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為保持全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特別是為推進大興安嶺戰略轉移、經濟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橕和重要保證。
在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的同時,其他重點項目建設齊頭並進,成效顯著。去年,大興安嶺還篩選了其他重點項目31項(含打捆項目),開(復)工23項,全年完成投資7.85億元。加格達奇橡膠壩、大興安嶺高級中學、阿木爾板業等8個項目完工或投產。這些項目的強力推進,先後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實現了逆勢發展、加速發展和趕超發展,強力支橕了全區經濟16%的增速。
營造發展寬松環境,合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為了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地、縣兩級分別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掛帥的重點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地區還成立了專門的大項目推進辦,由行署專員任組長親自抓重點項目建設,對各個重點項目落實了地級領導幫扶、縣區領導包保、項目單位包乾『三級幫包』責任機制。行署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各縣區局主要領導親自抓項目,親自跑省進京爭取項目和資金,形成了行政主要領導親自抓項目、各職能部門落實項目、項目主體建設項目、全社會關注項目的良好氛圍。
為加快項目生成,土地、發改委、環保、建設、資源等各職能部門主動為項目主體服務,實行了領辦制、現場辦公制和代理制,充分利用行政服務大廳,全面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和『限時辦結』,簡化項目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為超常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各縣區局還確立對『重點項目給予重點服務』的理念,圍繞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等各環節突出抓好項目服務工作,實現了全過程跟蹤、協調、督促和幫助,有效加快了項目建設進程。
樹立責任意識和機遇意識,力推項目建設再攀新高
省委、省政府決定,利用3年時間在全省開展『產業項目攻堅戰』。這一重大舉措的實施,對於我區進一步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
全區上下迅速統一思想和行動,全力以赴策劃、包裝、推介和尋找項目,以項目建設的新成效推動我區跨越發展。
全區各地以低碳經濟為統領,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多種手段,積極做好項目推進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經濟發展形態,努力實現六大轉變:由依靠森林、煤炭資源等單一發展,向依靠森林、礦產、動植物、水資源和新能源等多種資源綜合利用轉變;由低(低端)、初(初級)、粗(粗放)向高(高端)、深(深加工)、精(精加工)轉變;由斷點式生產向循環式生產轉變;由分散、粗放向規模化、精細化、機械化、信息化轉變;由外延式投資向外延、內涵協調投資轉變;由重點發展『林產工業、綠色食品』兩大傳統產業,向支持培育低碳旅游、綠色礦業、新材料、寒帶生物、清潔能源、現代服務業等新興戰略產業的轉變。
百舸爭流,奮楫者為先。隨著一個個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大興安嶺林區必將走上一條更好更快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