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訊 近日,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大慶市正式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政策的意見》,這涉及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
《意見》的正式實施,意味著咱大慶老百姓看病將享受到更多實惠。
在《意見》中,記者看到,不僅提高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基金年度醫療費用的最高限額,也進一步完善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除此之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也有所提高。
為了讓老百姓明白這些政策,今日起,記者將對這些醫保新政進行全方面解讀。
城鎮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提高
前年,張先生8歲的女兒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雖然女兒參加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可根據當時的政策規定,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8萬元,超過8萬元的醫療費,張先生得自己掏。
在正式出臺的《意見》中,記者看到了個好消息,今年起,市區城鎮職工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20萬元提高到25萬元;市區城鎮居民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8萬元提高到11萬元;將新農合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3萬元提高到5萬元。
與此同時,《意見》中還將市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大額醫療補助費的年籌資水平由60元提高到120元,其中:參保人員的年繳費額由24元提高到48元,用人單位的年繳費額由36元提高到72元。將市、區財政對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均年度補助資金標准在原基礎上提高16元。
最高支付限額類似『封頂線』
年度支付限額增長了,這可是個好消息。可是什麼是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很多參保者可能存在著疑問。
據了解,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就是通常所說的統籌基金給付的『封頂線』,是指由統籌基金一年內所能支付的醫療費用的最高限額。超出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用,則不在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內。
醫保支付限額是衡量醫保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支付限額越高,患者可以報銷的費用也越多,保障程度越高。
而依據相關文件,我市將市區城鎮職工醫保、市區城鎮居民醫保和讓胡路、龍鳳、紅崗三個區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職工年社會平均工資、城鎮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核算標准按2009年計算)。
根據近3年市區參保者大病發病情況及醫療保險基金的實際運營情況,最終測算出這三類保險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額。
單位繳費比例提高至8%
從今年1月1日起,《意見》中還將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籌資水平,為在全市范圍內逐步統一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創造條件,將市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單位繳費比例由6%提高到8%。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籌資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後,市區城鎮職工醫療保障水平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