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建設中的群力西區民生尚都項目。

要搬離棚戶區,居民們很開心。

回遷居民在新房中的幸福生活。

2011年項目 2012年項目

回遷安置房現場建設者緊張而忙碌地工作。
新三年棚改擴容規劃,最大限度讓利於民,使百姓安居,財產增值
黑龍江日報5月20日訊 2011年,棚改被列為哈爾濱市十大城建工程之首。改善中低收入者居住環境,解決困難群體住房問題,成為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中的頭等大事,三年內完成哈爾濱繞城高速內1000餘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到2012年,全面消滅老城區棚戶區。在此過程中,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為此政府寧可多投入100億元。十幾萬戶棚戶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城市改善容貌,更為重要的是,棚戶區居民的房產大幅增值,財產性收入也成倍增加。
記者印象
速度與責任
一片片低矮破舊的棚戶區從視野中消失,一座座新建家園如雨後春筍般矗立冰城,一張張喬遷新居的笑臉如花般綻放……這原本是天下第一難的拆遷工作,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惠民生、尊民意的棚改政策下,卻隨處可見歡樂和諧的場景。
2011年,哈爾濱市共啟動征遷面積800餘萬平方米,這一數字相當於2007年前哈市每年棚改征拆面積的8倍。群力西區保障房主體完工、松北棚改安置小區開建、哈西新區等易地安置房順利推進……一座座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回遷安置房正逐漸呈現在市民眼前。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冰城棚改的『加速度』?
毫無疑問,政府責任,是不可或缺的『推手』。
棚改工作由政府主導、征拆工作由政府組織、征遷後用途由政府統一規劃、易地安置項目由政府組織建設、沒效益、不好乾的『硬骨頭』由政府來接;對棚改中的征拆居民實施『拆一還一』、『上靠戶型』,對低保等困難征拆群體追加特殊補助,對特困群體還可實施與政府共有產權的『股折租』……征拆中,居民想到的,政府想到了。居民沒想到的,政府也想到了。征拆中隨處體現『不和百姓算小賬』、『最大限度讓利於民』等一系列政府的棚改理念,而這一切,正源於哈爾濱市委、市政府要解決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徹底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的決心和責任。
多次深入棚戶區的采訪經歷,讓記者深刻體會到了棚戶區居民搬離舊居的渴盼和搬入新居的向往。住進高樓大廈是許多棚戶區居民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這個『安居夢』終於在政府的幫助下得以實現,大家都相信,今後的日子會越變越好。
哈爾濱過去一輪的改造讓8萬戶居民搬離了夏天漏雨、冬天挨凍的棚戶房,搬進了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高樓大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仍有十幾萬戶居民生活在環境惡劣、低矮破舊的棚戶區內,他們的冷暖一直記掛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心頭。
三年徹底消滅老城區棚戶區,這是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對百姓的鄭重承諾。2010年,該市啟動了繞城高速以內老城區棚改的新三年規劃,並把棚改工作列為『中興』發展戰略的三項核心工程之一重點實施。
棚改擴容
消滅老城區棚戶
5月6日,哈爾濱市南崗區啟動9個成片棚戶區及220處零散棚戶區的征拆工作;10日,哈爾濱市道裡區啟動9項棚改征拆工作;17日,哈爾濱市香坊區啟動36片棚改征拆工作。
如今走在哈爾濱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片片火熱的征拆建設現場,搬離低矮破舊的棚戶區,搬入寬敞明亮的新房,棚戶區居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2010年,『新三年棚改擴容規劃』啟動實施,當年實施棚改拆遷42個項目,518萬平方米;2011年,是『擴容規劃』中承上啟下最為關鍵的一年,為此哈爾濱市將棚改工程列為『十大城建工程之首』。目前正在建設的群力西區、陶瓷小區、哈西新區等6個棚改易地安置項目,將為棚改工程提供19562套易地安置房,其餘部分由各區原地回遷。年內計劃開工棚改項目41個,重點推進群力西區易地安置項目、中華巴洛克、海城街街坊、中央大街輔街改造、銀行街鐵路大院、鐵路環線整治6個棚改示范項目。到2012年,哈爾濱市將全面消滅老城區棚戶區。
讓利於民 三年『賠』上一百億
『不和百姓算小賬』是哈爾濱市棚改政策裡貫徹始終的實施原則,據哈爾濱市棚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正是由於在棚改工作中有著對居民安置房配套費的減免、回遷房價格的優惠、充分臨遷補助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等等一系列優惠,三年下來,政府就要多投入100億元。
『如果沒有政府優惠的征拆政策,我可能這輩子都住不上樓房。』一提到哈爾濱的棚改政策,征拆戶劉志芹心裡充滿了感激。劉志芹是去年底回遷到平房區建安家園的,征拆前一家人擠住在17平方米的小屋內,剛聽說要征拆時,她都不敢搬走。劉志芹說,雖說當時住的房子低矮破舊,沒暖氣、沒下水,甚至沒有廁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是畢竟還有個房住,如果房子拆了,以她家的經濟狀況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錢買一處新房,但是政府實施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讓她有了希望。在享受到搬家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後,她只花了4萬多元就選擇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新房。
同樣,在中華巴洛克改造二期工程拆遷區域內,除了正常的棚改優惠政策外,該區域征拆戶還享受到了更大的優惠。征拆中,許多征拆戶因為怕多補交房款而不願意選擇高層住宅回遷,但是拆遷政策公布後,卻讓這裡的征拆戶喜出望外。大家紛紛表示,『購買高層住宅,按多層住宅的換算系數計算公攤面積,相當於用購買多層的錢買了高層的房,誰聽了能不高興呢。』
政府要徹底改善百姓居住環境的決心已定。『拆一還一』、『最低40平方米保障』、『共同產權及股折租』等集成創新的棚改政策『套餐』,正是最大限度的讓利於民。
房產增值 每戶增加近兩倍
哈爾濱在棚改建設中曾經提出要在棚改項目中配套最好的設施,不僅要給征拆居民房子住,還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以群力西區保障房項目建設為例,該項目本著低碳環保、智能安全、綠色宜居等設計理念,規劃為區域功能豐富、舒適安全、環境優美的居住新區。不僅如此,該區域內將設置大型綜合性的超市,方便居民購物,配建幼兒園等,方便就讀,目前,該項目中面積約2600平方米的幼兒園已建成。
從低矮破舊、環境髒亂的棚戶區,搬到寬敞明亮,配套設施齊全的高樓大廈,提昇的不僅是居民的生活居住環境,還有棚戶區居民的財產性收入。
『以前我家的房子每平方米頂多能賣1000多元,現在回遷的新房每平方米已經漲到5000多元了,這樣一算,原來的房子也就值2萬多元,但是現在的新房達到20多萬元,扣除自己補交的房款,房子還增值好幾倍呢,要不是征遷,我這一輩子也賺不到這麼多錢。』說到征拆帶來的收益,劉志芹笑的合不攏嘴。
工作人員為棚戶區居民算了一筆賬:以群力西區為例,目前該區域的房價每平方米約在8000元以上,而棚戶區的房子至多每平方米3000元。按政策,對征拆戶易地安置後補償其原住房米數再增加10平方米。同時,『棚改新政』還為征拆戶提供了很多優惠、獎勵政策,這樣算下來,每戶拆遷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至少增加一倍甚至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