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院士精神光耀龍江大地
於維漢院士先進事跡報告團全省巡回綜述
黑龍江日報5月23日訊 朴實無華的語言催人淚下,真實感人的故事激人奮進。5月8日至20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於維漢院士先進事跡報告團,先後赴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牡丹江、七臺河、佳木斯等地和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進行巡回報告。連日來,於維漢的事跡在龍江大地傳唱,近萬名乾部群眾訴說著心中的感動。
掌聲 獻給執著堅守的仁愛大醫
『校園裡的於維漢舉止高雅,風度翩翩。而在病區,他的穿著和老百姓沒什麼區別,穿著羊皮大衣,戴著狗皮帽子。』跟隨於維漢院士在防治克山病崗位上工作了25年的關振中教授這樣描述他的『戰友』。18日,在佳木斯市委禮堂,坐滿了來自衛生界、科技界和市直機關的乾部職工。掌聲,剛剛平息,又如雷鳴般響起。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亮麗的語言,一顆偉大的心靈何需虛華的裝飾?他,不顯而自明。
於維漢,我國『克山病防治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在陰霾漫天的克山病區,帶領防克醫療隊,開始了一場漫長而曲折的攻關之路。一個甲子的披荊斬棘,從在連飯都吃不飽的艱苦條件下為病區的百姓看病,到文革時期飽受迫害,再到改革開放以後,為了追趕逝去的時間夜以繼日的研究,最終在克山病發病機理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從未放棄!只為了一顆熾熱的『仁愛之心』!
『經過他的科研團隊和全國同行的不懈努力,困擾黑龍江、吉林、遼寧等16個省309個縣、涉及1.24億人口的克山病病魔終於被降服了。』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於維漢院士的接班人付松波如是說。
每一場報告會結束後,總會有久久不願離去的人,他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於維漢院士的崇高精神致以最誠摯的敬意。『報告會很感人,心裡特別佩服他的那種崇高的境界。他身上體現的善良、堅定、執著,對我們年輕黨員來說是難得的鞭策和激勵。』佳木斯市某科技公司經理王德庫感慨地說。
肇東市人民醫院護士袁欣被深深震撼:『在當今時代很難想象還有這樣執著堅守的人,為了百姓的安危,一輩子奮不顧身,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淚水 化作洗滌心靈的動力源泉
淚眼盈盈,這是記者在報告團所到之處常常看到的畫面。9日,來自齊齊哈爾醫學院的師生、醫務工作者和特意從克山縣、富裕縣等曾經的病區趕來的群眾代表聆聽報告時個個都熱淚盈眶。
報告會上,當於維漢的博士研究生鄒寧講到,重病的於老在病榻上還不忘向她囑咐『要把年輕的教師和學生帶好、培養好』時,鄒寧哽咽了,臺下的人們流淚了。是啊,在身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這位80多歲的老人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心裡掛念的還是他的學生,還是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
報告會結束後,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繁榮鄉豐田村的呂會玲跑到臺前抱住於維漢的孫女於心韻失聲痛哭,在場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當年我家孩子多,生活困難,於大爺總是幫助我們,還要收養我為養女帶我到城裡生活,當時我纔5歲,捨不得父母,纔沒有和於大爺走啊。』呂會玲告訴記者,聽了這場報告會,當年與於維漢在一起的日子又歷歷在目,那段歷史她永遠不會忘記。
病區來的鄉親們拉著關振中教授的手,親切的詢問,回憶他們當年與於維漢院士在病區工作的一幕幕。富裕縣繁榮鄉永進村衛生所的李樹雲是於維漢當年在富裕縣培養出的防克員,他說:『當年只要有病人發病,我們就到大隊給於大夫掛電話,於大夫和關教授他們就冒著嚴寒騎著自行車往病人家裡趕,30多裡路啊!到的時候,於大夫他們滿臉都是霜雪。』『於大夫人好啊,不光是看病,還幫我家糊過牆。』『於大夫還給我家買過一個炕席呢!』鄉親們爭搶著補充。淚水剛剛抹去,卻又一次湧出。
富裕縣繁榮鄉永進村75歲的周文華大爺抹著眼淚告訴記者:『於大夫做得比報告會上說的更好,還有很多感人事沒有講出來呢,這些事我們病區的百姓都記在心裡了。』
『於維漢院士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付出,卻始終無怨無悔,從病區百姓對於教授的感情上,足以看出他的偉大。聆聽這樣的事跡報告會,是對我心靈的洗禮。』七臺河市120急救中心主任於靖澤淚眼模糊地說。她說,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自己的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於維漢院士的精神將激勵自己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為百姓服務。
信念 懷揣前輩的精神奮勇向前
深深的感動,引發深入的思考;偉大的精神,凝聚巨大的力量。
從醫療戰線的白衣天使到企業機關的乾部職工,從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到白發蒼蒼的病區老鄉,報告團每到一處,都在當地群眾中掀起陣陣學習熱潮。5名成員感人至深的報告,讓人們對於維漢院士不畏艱險、治病救人,協作攻關、不斷創新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6日,在牡丹江醫學院能容納1800人的禮堂裡,同學們打出了『醫者仁心,願於維漢的大愛精神永駐人間』的條幅。牡丹江醫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副院長卜曉波曾經是哈醫大第24期學員,這次她專程趕來聽恩師於維漢的事跡報告。『回憶我的學生時代,於老師的風采至今仍記憶猶新。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醫學教育工作者,我有責任讓於老師的精神在我們這些後輩身上繼續傳承下去。』
東北林業大學通信安全專業大四學生王敵感慨地說:『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於維漢院士的事跡對於即將步入職場的我來說,是一場難得的職業教育,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在於執著和奉獻。』
『於維漢用他的親身經歷為當前醫患關系難題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教學范本。』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醫學倫理學教師李雅榮說,於維漢與病區百姓那種深厚的感情,教會了我們的醫學生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西醫臨床專業學生史馨鈺聽完報告會後表示,於維漢院士的事跡告訴我們,只要堅定信念,任何工作都能乾出成績、做出貢獻。『作為一名醫學生,我當前的任務就是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傳承和發展祖國中醫藥事業發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山鄉綿綿是他的戰場,草屋農捨是他的病房。在於維漢的一生中,少了一點對家人的愛,卻多了一份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忠誠。當黨、國家和人民召喚的時候,他義無返顧的衝鋒在前,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裡。今天,在他的感召下,全省廣大醫療、教育、科技戰線的乾部職工將繼承他的高貴品格,把為人民服務和一輩子做好事當成習慣,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中去,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