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3日訊 地處我省西部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有『十年九旱』之說的甘南縣,多年來大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發展節水灌溉,幫助農民改變了靠天吃飯的歷史。現在,甘南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農田實現了節水灌溉。
去年,甘南縣結合農田水利建設實際需要,在全縣重點乾旱地區新打抗旱機電井2020眼,使全縣機電井保有量達到2.84萬眼,在西北部山區半山區建設抗旱深井工程18處,飲水安全工程35處,新建蓄水池35座,新修臨時泵站4處,使全縣總蓄水能力達到1.8億立方米。
該縣長山鄉向陽村農民侯立田善於琢磨,他采用了玉米種植膜下滴灌技術,經過3年來的實踐,他家玉米種植的效益是普通種植方法的2倍多。2010年,甘南縣在全縣重點推廣此項種植技術,縣財政還拿出200萬元資金用於重點扶持,全縣已發展膜下滴灌1.07萬畝,發展移動式滴灌技術3萬畝。
去年,該縣又在發展小型噴灌和微灌溉滴灌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節水示范縣建設的有利契機,開始投資發展大型噴灌,先後在該縣長山鄉、音河鎮、興隆鄉、東陽鎮、平陽鎮和查哈陽鄉建設大型噴灌工程27處,工程全部竣工後,全縣大型噴灌工程有效灌溉面積可達1.9萬畝。3年後,該縣將再增加節水灌溉面積36萬畝。
據了解,該縣實施的大型噴灌項目與普通噴灌相比有著控制面積大、自動化程度高、灌溉速度快、霧化效果好、運行費用低、可有效控制灌溉水量的特點,單處工程控制面積就可達到300畝以上,日灌溉速度100畝,灌溉速度是現在普通小型設備的5倍多,由於其自動化程度高,可大大節省人工和勞動強度,一個人可同時管理5到8臺設備都沒問題,按照農業灌溉用電價格折合畝灌溉運行費僅為2.1元,是燃油小型噴灌運行費用的四分之一。
甘南縣節水灌溉面積迅速擴大,音河鎮興十四村農民劉叔迎說,他們村自從用上了這種大型噴灌設備,效率提高了好幾倍,全村2500畝優質馬鈴薯種植基地采取了這種技術,去年創出了平均畝產2750公斤的記錄,是全省平均產量的2.7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