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逾115億專項資金投向民生 財政托起大民生幸福指數節節昇
2011-06-04 08:42: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6月4日訊 學校的危房修好了,農村的孩子免費上學了,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免除了,『輟學』的孩子越來越少;貧困者住進了廉租房,低收入者搬進了經濟適用房,礦區非礦區棚戶區居民搬到了新樓房,從前的泥草房逐漸磚瓦化,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不再僅僅是個夢想;農民看病可以報銷了,耕種的田地改良了,灌溉的溝渠通暢了,走上了瀝青水泥路……

  不經意間,一個新鮮的詞語悄然進入人們的視線:『幸福指數』。人人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人們希望社會能滿足人們生存需求、能為人們提供發展空間、能讓人們安居樂業,是一個和諧幸福的社會。

  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等一系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一直以來是我省財政部門的支持重點。今年省級預算安排民生方面專項資金115.6億元,同比增長20.9%。今年一季度,全省地方財政支出581.1億元,增長30.3%,主要用於民生改善。

  看得見的實惠營造和諧

  在東寧縣縣城入口處,赫然懸掛著兩個牌子,一個是『黑龍江省平安建設平安縣』、一個是『法制環境先進縣』,這兩個牌子已經成為該縣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不僅在東寧,全省各地都把『平安龍江』建設作為民生工程,初衷就是持續提高百姓安全感。

  近年來,財政部門積極對上爭取公共安全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足額配套省級資金,提高全省政法機關經費保障水平,提昇打擊違法犯罪活動能力。同時加大道路安全等法制宣傳投入,促進形成全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同心協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尊嚴權威的良好局面。積極落實法律援助資金,支持司法機關化解處理社會矛盾,提高人民群眾的司法滿意度。

  省財政還大力支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工作。足額安排『平安龍江』建設經費,保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需要,促進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多渠道籌集資金,促進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支持應急救援、司法救助等重點工作開展,積極推進全省公安消防隊伍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和部隊搶險救災裝備建設,支持電子圍欄工程和食品檢驗檢測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摸得著的溫暖托起幸福

  綏芬河市李明是個大學生,一直想自主創業但是苦於沒有啟動資金。該市小額擔保貸款發放『擴面加碼』給他解了燃眉之急。以往小額擔保貸款辦理對象主要是國有企業下崗從事個體經營的再就業人員,這次面向全市就業困難人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將貸款覆蓋面放寬,只要符合條件,失去土地的農民、殘疾人、剛畢業的大學生、復轉軍人等也納入發放范圍。

  李明怎麼也沒想到大學一畢業就圓了創業夢。

  支持就業再就業一直是財政資金的支持重點。今年,省級預算安排專項資金2.1億元,同比增長23.9%。重點支持各項促進就業政策落實,籌措就業資金,確保實現全年新增就業6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0萬人、困難群體就業20萬人的工作目標。他們還進一步完善稅費減免、小額貸款貼息、資金補助等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措施,用好用活職業介紹和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優惠政策,推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省財政還大力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足額籌集落實資金,將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准由年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支持建立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加快推進醫療保障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和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穩步推進我省國家公立醫院試點城市和省級試點醫院的試點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進病有所醫。今年,省級預算安排專項資金6.4億元,同比增長12.6%。從今年起,分兩年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水平由120元提高到200元,今年提高到184元,參保居民住院報銷比例達到60%。

  省財政還足額落實財政補助資金,促進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將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提高140元以上;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到全省40%以上的縣,推進解決農林牧漁四場和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等特殊群體參加養老保險和城鎮年老居民養老保障問題;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將城鄉低保財政補助水平每人每月分別提高15元和12元;落實『五保』對象、『三無老人』和重點優撫對象的生活補助和優待政策,建立健全補助標准動態調整和自然增長機制;完善臨時救助制度,不斷擴大社會救助覆蓋范圍,在全省建立臨時救助資金,對困難群體發生的臨時性、突發性困難及時給予救助。

  實實在在投入播撒希望

  優先發展教育,促進學有所教。省財政廳今年省級預算安排專項資金28.5億元,同比增長92.6%。重點支持鞏固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進中小學校捨安全工程建設。這對於我省的財政來說實屬不易。

  按照全省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部署,我省財政積極籌集專項資金,采取同改(擴建)同補、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改擴建幼兒園項目;全面落實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和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就學費用政策,鞏固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准;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繼續做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中小學校捨安全工程建設和少數民族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工作。

  同時,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改善公益性文化設施和群眾業餘體育活動場所基礎條件,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繼續推進全省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支持博物館、紀念館改善陳列布展條件,提高陳列布展水平;繼續推進1500個農家書屋建設,支持全省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活動室)購置基本業務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設備。

  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促進住有所居是省財政著力支持的重點之一。2011年省級財政擬籌集資金27.09億元,加大對『三棚一草』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設投入。同時,將繼續加大對上爭取力度,並督促市縣多渠道籌集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將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資金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確保住房公積金增值淨收益全部用於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土地出讓淨收益用於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比例不低於10%。支持『三供兩治』改造,不斷改善群眾生活居住環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