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省食品藥品監督局發布夏季食品安全提示:預防食物中毒
2011-06-14 15:39: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非常適宜細菌生長繁殖,易造成細菌性食物中毒。為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預防工作,確保公眾飲食安全,現對廣大消費者和餐飲服務單位發布消費提示。

  一、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細菌

  可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細菌及食品有:一是沙門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肉、禽、蛋、魚等;二是葡萄球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奶類及其制品、糕點、熟肉等;三是蠟樣芽胞杆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剩米飯、米粉、奶、肉、豆制品等;四是志賀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冷葷涼菜等;五是副溶血性弧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海產品、熟肉、咸菜、禽肉、禽蛋等;六是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熟肉、牛肉、牛奶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水果、飲料等。

  二、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一是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接觸熟食品的容器和手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或接觸過生的食品原料的容器等污染。

  二是食品貯存不當。如熟食品在10℃至60℃之間的溫度條件下存放2小時以上,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適合溫度下長時間貯存。

  三是食品未燒熟煮透。如食品燒制時間不足、烹調前未徹底解凍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時中心溫度未達到70℃。

  四是從業人員帶菌,操作時通過手部接觸等方式污染食品。

  五是經長時間貯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徹底再加熱至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

  六是進食未經加熱處理的生食品。

  三、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餐飲服務單位在日常食品安全管理中要重點把好以下四道關:

  一是嚴把采購關。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不采購《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二是嚴把人員關。所有的從業人員均持有效的健康證明上崗,凡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應將其調整到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三是嚴把消毒關。所有餐飲具使用前徹底消毒。

  四是嚴把操作關。控制食品加工總量;縮短食品存放時間,食品原料應盡快使用完,熟食品應盡快吃掉;加熱食品做到燒熟煮透;貯存食品做到及時冷藏或熱藏;防止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受到交叉污染。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對旅游景點景區、城鄉結合部等人流量大的區域,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工地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集中供餐單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防止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

  四、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廣大消費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選擇就餐單位時,應選擇具有餐飲服務許可證、就餐環境及管理較好的單位,就餐前雙手應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就餐過程中,發現餐飲服務單位供售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雜摻假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等,應及時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就餐結束時,應主動索取發票等就餐憑證;就餐後如出現食物中毒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投訴。

  在家就餐時,蔬菜盡量熟制後再食用。如果生食黃瓜、西紅柿、生菜等蔬菜,應將蔬菜充分浸泡、清洗、消毒,加工制作用刀具、碪板、容器應專用、生熟分開,用前消毒,用後洗淨,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