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訊 『弘揚雙擁精神,共建和諧同江』。近年來,同江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牢牢把握『提高部隊戰斗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軍地融合力』這條主線,奏響了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時代強音,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雙擁之路。連續兩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連續四屆榮獲省級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2010年被列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試點市(縣)。
加強領導,打牢基礎,不斷開創雙擁工作新局面
作為邊陲重鎮,做好雙擁工作對於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江市把雙擁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抓好雙擁工作,在提昇思想認識力、組織領導力、任務落實力、基礎建設力、創新發展力、典型培樹力、政策執行力和推進機制力等八個方面下功夫。』
該市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延伸至鄉、村、社區的『四位一體』、全覆蓋的組織領導格局,建立了近百名雙擁工作聯絡員。每年雙擁領導小組都召開專門會議安排部署雙擁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領導重視,分級管理,上下互動的雙擁工作網絡。交流互動、聽取建議,辦實事、解難題,重大節日四個班子領導帶頭慰問駐軍部隊,看望重點優撫對象,各項活動豐富多彩,形成了健全的擁軍工作體系。
注重宣傳,加強教育,形成了愛國擁軍的濃厚氛圍
同江市采取『全民動員,軍地聯動,寓教於樂,注重實效』的方式,全面加強了國防教育。四年來,先後建立了4個國防教育基地。市級領導乾部率先垂范,每逢『八一』期間都要開展『參觀一次烈士紀念館、聽一次國防教育課、打一次靶、慰問一次部隊』的『四個一』國防教育活動。同時,把陣地建設作為輿論宣傳的基礎。在新聞媒體開設了雙擁宣傳專欄,介紹雙擁活動中湧現出的新人新事。
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同江市把『兩個教育』編入中小學校的教學計劃中,每學期保證兩節以上國防教育專題課,軍訓則是新生的必修課。通過開展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的國防知識競賽、演講會、朗誦會、征文、『軍營一日』等活動強化國防教育意識。
建好陣地,強化教育。四年來,投資興建軍民連心塔、博物館,修繕了烈士陵園、邊防九連等愛國主義、國防教育永久性基地,有計劃地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和中小學生到這裡接受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每年受教育人數近萬人。
務實創新,真情投入,擁軍優屬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想軍人之所想,急軍隊之所急。多年來,同江市動真情、辦實事、求實效,在軍政之間搭起了一座座堅實的連心橋,在軍民之間奏響了一幕幕動人的連心曲。
送財力,強基礎,支持部隊保障有力。四年來,全市相繼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建設了邊防巡邏路、國防戰備路、雙擁友誼路、軍民連心塔;新建了武警中隊、消防大隊、會晤站、邊檢工作站和邊防戰士營房;擴建了九連營房,維修了七連宿捨,購置了城郊派出所辦公場所,裝備了繁榮、興華兩個派出所;與省邊防總隊共同投資81萬元為11個邊防派出所配備了警務用車,極大地改善了駐軍部隊的辦公環境和條件。通過實行『面對點』式結對擁軍模式,全市結共建共育對子13個,涉及地方單位129個。2007年以來,結對單位共為駐軍部隊贈送洗衣機、電腦等工作、生活用品40餘臺。
送政策,辦實事,解決難題重實效。為解決退伍軍人和隨軍家屬就業難題,同江市多措並舉,通過公開競聘、單位接收、自主擇業等形式,共安置退伍軍人60名,安置隨軍家屬21名,城鎮退伍軍人、隨軍家屬安置率均達到了100%。針對需要就學和中考的隨軍子女,實行了擇校自由和錄取發數線下調的優惠政策。同時,鼓勵支持退役士兵自主創業。對於自謀職業的,每人發放自謀職業金3萬元,標准高於周邊其他市縣。對有創業願望、有創業能力和創業項目的軍隊退役人員、軍人家屬提供小額擔保貸款,鼓勵他們創辦連鎖店、品牌店及發展旅游服務業。先後為10名退役軍人發放貸款45萬元,開展創業項目10個。
在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上,開展『愛心獻功臣』活動,將優撫對象按照最高標准全部納入了低保。2010年10月,再次提高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標准,農村在鄉老復員軍人由原來的570元提高到610元;城鎮老復員軍人由原來的970元提高到1010元。目前,同江市重點優撫對象的生活水平遠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設立了定點醫院,對優撫對象開展『一站式』醫療服務,統一發放醫療優惠減免證,報銷病種由13種擴大到24種;通過新建、維修、發放租房款、發放生活補助、入住光榮院、購買優撫公寓六種形式,解決了全部重點優撫對象的住房難題。在市、鄉、村三級乾部『心連心』活動中,市委把優撫對象作為結對子重點;在下擺政策扶貧項目和資金時,優先考慮優撫對象,幫助發展種養殖項目。春節期間,為城鄉抗美援朝老軍人每人發放500元節日慰問金,讓老軍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真心關懷。
送科技,強實力,提高部隊戰斗力。軍地雙方結成科技共建對子,市圖書館幫助駐軍設立圖書分館和圖書流動站,社會各界也紛紛開展『科技書籍送軍營、科技知識進軍營』活動。幾年來,共為部隊贈送圖書6000多冊,解決裝備技術難題17項,為部隊舉辦基礎知識、專業和兩用人纔培訓班30(班)次,文化補習班12(班)次,受訓官兵1200人次。同時,同江市還充分發揮地方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優勢,幫助部隊建設軍營『菜籃子』、『米袋子』工程。通過科技結對,已有7個駐軍部隊實現了反季節蔬菜、肉蛋自給的目標,受到了上級的好評。
送文化,建平臺,增進軍民魚水情。教育、文體、群團等部門經常深入駐軍部隊,開展主題詩歌朗誦會、聯歡會、軍地籃球賽、軍地書畫展、軍民健身環城長跑、雙擁廣場文藝演出等文體活動,軍地雙方文化交流蔚然成風。民政局投資3萬元,為駐軍二營購買了鑼鼓、腰鼓、快板等器材,為打造特色軍營文化提供了條件。四年來,全市各部門開展送文化進軍營16次,文藝演出10次,幫助部隊建文化活動室5個,目前,駐同江各部隊從機關到營部,從連隊到哨所,實現了活動有場地、娛樂有設備。同江市通過開展實實在在的擁軍活動,使官兵人人思想穩定,人人安心守衛邊防,形成了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圍。
在同江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雙擁之花沐浴著陽光、雨露,在軍地雙方的共同呵護下,開出了一朵朵鮮艷的花朵。四年來,同江市被省邊防委授予邊防工作先進集體;人武部被沈陽軍區授予民兵預備役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和軍事工作先進單位;邊防大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軍警民共建共育先進集體;邊檢站多次被省邊防總隊授予基層建設先進單位;邊防二營被評為省擁政愛民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