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訊 今年是佳木斯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攻堅年和迎檢年,結合我市綠化現狀,市建設局園林處制定了詳細的綠化工作計劃和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有計劃、有步驟推進各項綠化工程建設。
據悉,自3月末啟動春季綠化工作以來,我市對市區56條街路進行新植、補植,對8條街道的綠化帶采用喬、灌、花、草結合的方式進行多層次、高品位綠化,新建、續建街邊綠地3處,建設綠島2處,對市區內9個公園進行了樹木補植。對橋體采用立體式美化,在中山橋四塊合地處栽植串紅、牽牛、孔雀草4.6萬餘株,引橋和燈杆處懸掛吊花50組,中間的隔離帶處還擺放了36箱非洲茉莉,長安橋在橋墩處懸掛吊花1100餘盆,光復橋在引橋上懸掛吊花60餘組,將這幾座橋體裝扮得多姿多彩、花團錦簇,極大增加了觀賞效果。
與此同時,園林處對市區街道、公園、景區的樹木進行高標准養護管理。春季適度修剪,增強樹勢,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並針對各種病蟲害進行防治。截至目前已對全市各種喬木進行涂白;對榆紫葉甲采取物理防治方法進行捕殺;對街道楊柳樹的爛皮病采取藥液灌根、涂抹樹乾、樹冠噴藥等方式進行防治,使用藥液300餘車;對杏樹的蚜蟲、病菌進行藥物防治,噴藥25車。另外還對全市綠籬、造型樹進行修剪,清理籬基部雜物;對純草草坪進行提純;進行伐除枯死樹等工作。同時監督各區對2010年秋植和今年新植的樹木進行澆水、扶正、覆土、踏實、現場清理工作,確保樹木成活率。
為了推進我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愛綠、護綠意識,園林處本著自願參與的原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公園樹木認養活動。劃定了市區6個公園22個樹種1萬餘株樹木作為今年的認養范圍,並對認養方法及程序做了明確規定,同時認真做好各項准備工作,包括樹木認養卡的制作等。
5月13日,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全民參與樹木認養活動』啟動儀式上,市領導與參加活動的單位代表帶頭認養樹木並掛牌,他們還與參加活動的第五小學300餘名學生一起在『愛綠護綠、你我同行;認養樹木、從我做起』的紅色長卷上簽名。與此同時,沿江公園、西林公園、街心公園、綠雲公園和勝利公園也啟動了樹木認養工作。
園林處在市區增設了多組形式多樣的五色草立體景觀造型,這種景觀造型無論在設計施工方面,還是養護管理方面,均已達到了省內一流水平。今年的景觀造型更是各具特色,分別在公園、街路、廣場、體育場、體育館等處進行布設,目前,西林公園的『廉』字五色草造型、站前公園的『迎賓扇』、『打造魅力園林城』,體育館門前的吉祥物『佳佳』、體育場的畫屏及體育標識以及友誼路的兩個『華表』已經完成。截至目前,草花用量已近40萬株,擺放盆花6900餘盆,鋪設草坪近5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