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開發商加緊推出小戶型產品 哈市小戶型再度昇溫
2011-08-03 08:55:20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陳日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日訊 據有關機構統計,在近期哈市成交的一些樓盤當中,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佔總成交量的比重較之前有明顯提昇。開發商也看到這一契機,加緊推出小戶型產品,以搶佔日益縮小的市場份額。

  小戶型走俏

  近日,記者通過一些售樓處等方面的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小戶型房源相對熱銷,受到廣大購房者的青睞。同時,在調控政策以及銷售的壓力下,開發商對小戶型的推盤熱情也日漸高漲。

  今年以來,哈市很多新建的商品住房中大戶型相對較少,小戶型佔據了半壁江山。隨著樓市調控政策仍在不斷加碼,在經過了長時間的等待之後,房價並未如購房者們所期待的那樣出現下降,反之,購房難度卻被提高,於是不少市民開始改變原先的置業計劃,調低預期的房源面積。一時間小戶型的房源開始再度回溫。

  小戶型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幅度,明顯大於大戶型,這主要是因為在限購令下投資投機性需求多數被擠出市場,而剛性需求者主要購買的中小戶型相對略為樂觀。

  業內人士表示,小戶型產品具備功能齊全、總價便宜,且出售容易等優勢,隨著調控政策進一步深化,市場對於此類產品的需求有望繼續上揚,其市場前景將看高一線。

  一位開發公司的老總表示,隨著小戶型產品的持續集中放量,競爭將日趨白熱化。只有在產品定位、交通位置、社區環境以及生活配套等方面均具備綜合優勢的『全優型』項目,纔能在未來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專家分析:小戶型集中放量,使得該類產品競爭日趨激烈。由於該類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未來入市的小戶型項目中,無論是在產品定位,還是社區環境、生活配套等方面,存在差異化優勢的樓盤,方可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周邊配套比較成熟的小戶型樓盤,將長期受到市場青睞。

  開發商趁機熱推

  市場上,小戶型得到越來越多購房者的青睞,而嗅覺敏銳的開發商絕對不會放過這一『突破』限購的好機會。在這個時候,新穎的促銷手段也開始『顯山露水』。在利民開發區的楓林溪語樓盤所推出的小戶型受到了很多人的熱捧。據該售樓處的一名負責人介紹,有人說小戶型只是一個過渡,滿足不了家庭的未來需求,然而楓林溪語卻用實際行動否決了這個判斷。楓林溪語一期推出了24—65平方米經典小戶型,低總價,低首付,成了投資置業者的首選。為了增加銷售量,楓林溪語樓盤還主動降低了購房者置業門檻,推出了購房減首付的政策,最低首付3.9萬元。

  除了促銷手段新穎,也有一些售樓部工作人員采用多次『溫馨提示』的方式達到促銷目的。25歲的小許告訴記者,自己曾有意購買利民區學院路上的一家樓盤的小戶型。有一天,工作人員采用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多次邀請她去看房。某樓盤的項目負責人表示,在限購令的大背景下,大戶型和豪宅銷售低迷,但旺盛的剛性需求仍在,開發商自然會加大力度推銷中小戶型。

  在利民開發區南京路上一處樓盤打出了如此廣告宣傳口號:『25㎡精美雅築,彰顯無比優越的昇值潛力;40㎡開敞兩室明廳、50㎡闊綽兩室明廳,收藏每次與家人歡快的笑聲;60㎡經典三居室,淡淡風雅,安享三世同堂的天倫之樂……』,可見小戶型成了開發商所隆重推出的最愛。

  專家分析:隨著近期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的加大,小戶型將成今後開發商開發中低端住房的側重點,他們會增大小戶型的開發比例,這也是由市場剛性需求所決定的。

  高性價比構成優勢

  在松北區一家主打小戶型的樓盤項目接待處,工作人員忙著接待前來諮詢的市民。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30—50平方米的戶型很受關注。尤其是兩居室的小戶型,諮詢的客戶最多,意向購買者也最多。

  25歲的高陽剛在父母陪同下,與開發商草簽了合同,購得在群力第五大道附近的一處50平方米的商品房。她說,『現在我的工作比較穩定,想在群力的濕地公園附近買一套小房子。小戶型性價比很高,而這裡位置不錯、交通便利,而且環境也十分優越,空氣質量比較好,將來肯定昇值。將來她成家了,就換一套更大的,這套可以賣也可以租。現在自己住剛剛好,父母偶爾也可以過來,一舉兩得。』

  記者在哈西地區一處樓盤銷售現場停留半小時,發現來看房的客戶中,年輕人居多。某小戶型樓盤項目負責人說,『小戶型主要針對的客戶群體就是『80後』,他們參加工作的時間大多不超過7年,略有積蓄但不富裕,如果憑借自己的實力購房,小戶型是他們的首選。因此,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小戶型絕對是所有戶型中最熱銷的,因為首付能承受,按揭後的月供也不是很高。』

  專家分析:現在購房的都是剛需客戶,而當前有剛性需求的購房群體,包括首次置業人群、青年置業人群、婚房主力人群、異地創業人群、保障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人群,這其中青年人所佔比例最大。所以,小戶型成為市場上被力挺的商品房戶型之一。

  『剛需』鍾情小戶型

  由於限購令對購房人資格的要求,以及高房價下房貸利率的進一步上調,曾經的主力買家——投資者已逐漸離場,取而代之的是以初次置業者為代表的『剛需』買家看准市場時機,加快了入市步伐。據有關機構統計,在哈市近期成交的一些樓盤當中,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佔總成交量的比重較之前有明顯提昇。開發商也看到這一契機,加緊推出小戶型產品,以搶佔日益縮小的市場份額。

  在利民開發區南京路附近的海吉雅·樂都樓盤推出了40平方米為主的小戶型;在道裡區工農大街上的潤園·翡翠城也推出了40—60平方米的小戶型,同時譬如四季上東二期也將推出60平米左右的小戶型。

  業內人士分析,『限購令』頒布之後,大約有30%的外地人失去購房資格退出市場。同時,由於現在處於調控政策的初期,不少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以期等待市場趨勢進一步明朗再做決定。不過,對於剛需購房人而言,購房需求的迫切性將使得他們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市場上的交易主體。但由於將首套與二套房產的首付款比例分別提高了10%,部分購房者由於首付款壓力較大,而選擇了較小戶型、較低總價的住宅。

  專家分析:小戶型產品日趨白熱化,在『房票』有限的情況下,購房者更加珍惜其購房機會,愈發看中產品品質。據有關機構統計,在近期利民開發區成交的樓盤當中,30—70平方米之間的小戶型所佔總成交量的比重,較之前有明顯提昇。新政後由於受購買資質影響,大戶型成交出現下滑。但反觀小戶型市場,不僅總價較低,且部分商住公寓不受限購、限貸政策影響,因而備受年輕客戶群的青睞。

  開發商轉攻小戶型

  『此前開發商不願建小戶型,其根本原因還是利益問題。』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小戶型首先是建築成本高。以10萬平方米的小區為例,建什麼戶型土建成本相差無幾,但對於安裝來說,開發商選擇1000套100平方米的戶型與選擇1200套80多平方米的戶型相比,要節約很多成本。『由於多出200套房子,間牆建設面積增多了,要建的廁所和衛生間也增多了,由此增加了不少水管、電線,從而提高了管道安裝成本和設備成本。』一位建築工程師向記者透露其中的原由。

  另外,小戶型影響小區整體建築面積。在同一個項目中,土地使用面積是一定的,要想確保在樓間距達標的基礎上達到規劃的建築面積,就要多設計大戶型。『全都設計成小戶型或小戶型設計太多,可能達不到規劃中應有的建築面積,但又不可能在這個小區內多建一棟房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建大戶型等於增加了建築面積,也就是為開發商帶來了更多的利潤。』該工程師說。

  不過,開發商的開發思想正在發生轉變。限購令阻擋了一大批投資客購房,剛需大量進入市場凸顯出來。剛需是現在的購房主力,而最受歡迎的房子是40-70平米的中小戶型房源。所以,在當下的形勢下,開發商只能從『不情願』到『積極』籌備小戶型的開發了。如今中小戶型的產品也在逐步增多,不少樓盤在開發戶型時適當增加了中小戶型的比例。

  專家分析:『受限購、二套、三套貸款的政策影響,現在購買大戶型的投資者正被擠出市場,現在的市場是剛性需求佔了絕對的主導地位。』開發商選擇『推小緩大』的推盤策略纔是明智之舉,如今開發商資金壓力大,中小戶型近期受政策影響普遍熱銷,推小戶型能夠迅速回籠資金。在此背景下,開發商適時調整產品戰略,不失為明智之舉。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