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3日訊 今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吃、穿、住、醫、葬等方面將重點保障。2日,哈爾濱市民政部門出臺了《哈爾濱市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服務管理規范》,這一規范的出臺標志著哈爾濱市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有利於全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根據規范,供養機構要逐步建成綜合性、區域社會性、多功能農村社會福利中心,實現由為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服務向為所有五保對象服務、由單純福利型向社會服務型、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供養型向供養康復型、由單一功能型向綜合功能型轉變。
規范確定,供養機構應優先供養生活不能自理的供養對象。供養對象可自願選擇到供養機構集中供養,有供養能力的供養機構不得拒絕接收。有條件的供養機構,在保證當地五保對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可向社會開展養老服務。供養對象的集中供養資金由區、縣(市)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會同財政部門根據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供養標准從財政預算中專項安排、專項管理,同時,鼓勵企事業單位、團體、個人向供養機構提供捐贈,幫助改善供養對象的生活條件。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