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炳軒為沈陽軍區領導乾部理論輪訓班作報告時暢談龍江
過去貢獻多多 今日生機盎然 未來更加美好
|
||
|
||
|
東北網8月28日訊(黑龍江日報記者焦明忠 東北網記者顧碩)省委書記吉炳軒28日來到省軍區,為在我省舉辦的沈陽軍區2011年第二期師旅以上領導乾部理論輪訓班作了關於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報告。
沈陽軍區司令員張又俠、政委褚益民和沈陽軍區部分黨委常委及輪訓班學員,省領導王憲魁、劉國中、黃建盛出席報告會。
吉炳軒對沈陽軍區各位首長和輪訓班學員到黑龍江來檢查指導工作表示歡迎和感謝。吉炳軒說,黑龍江有45萬平方公裡土地,3800萬人口,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工業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新中國成立以來,黑龍江累計提供了佔全國2/5的原油、1/3的木材、1/3的電站成套設備、1/2的鐵路貨車、1/7的商品糧、1/10的煤炭和大量的重型裝備與國防裝備。黑龍江有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湖泊、大濕地、大熔岩、大油田、大農場、大工廠、大礦藏,有土地資源優勢、礦產資源優勢、林木資源優勢、水利資源優勢、生態資源優勢、物產資源優勢、外貿資源優勢、科技資源優勢、人纔資源優勢、精神資源優勢,也存在著地處偏遠、氣候寒冷、結構單一、包袱沈重等困難和不足。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2008年以來,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梳理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和近一個時期要抓好的重點工作。從黑龍江的區域特點、自然資源和工作基礎出發,提出了建設『八大經濟區』的發展規劃和組織實施『十大工程』的推進措施。
在簡要介紹了『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內涵和進展情況後,吉炳軒指出,經過三年多來的不懈努力,黑龍江『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已經形成了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黑龍江經濟發展、社會安寧、政通人和、風清氣正、心齊氣順勁足。
吉炳軒著重介紹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情況時指出,黑龍江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把這些優勢利用好、發揮好,黑龍江完全可能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近幾年來,我們始終著眼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堅持把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走出了一條符合龍江實際的現代化大農業發展道路。當前,我們正在著力推進『八化』建設:一是著力推進水利化建設。牢牢抓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大興水利的難得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和『十二五』期末糧食總產1500億斤奮斗目標,加快建設一批農田水利工程,盡快建設一批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穩產田,為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二是著力推進科技化建設。進一步強化農作物優質高效適用技術,重點研發關鍵技術,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是著力推進機械化建設。加快實施農業機械化戰略工程規劃,提高我省大型農機保有量和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新型農機裝備制造業,提昇我省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四是著力推進合作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切實把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出來,並將放寬視野,開展廣泛的、深層的、多方面的大合作,優化資源配置,優化要素組合,促進現代化大農業快速發展。五是著力推進產業化建設。緊緊圍繞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推進農產品加工大項目建設,集中力量加速培育一批骨乾龍頭企業,促進我省由農產品生產大省向農產品加工大省轉變。六是著力推進市場化建設。以搞活農產品流通為重點,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大、層次高、實力強的農產品批發大市場。切實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讓更多的龍江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出口世界。七是著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牽動,以產業園區為支橕,以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三棚一草』改造為重點,全力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積極探索墾區、林區、礦區、油區與地方合作共建的新途徑,全面提高我省城鎮化建設質量和水平。八是著力推進生態化建設。繼續以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為重點,進一步加大農業生態化建設力度,力爭經過三到五年努力,把我省農業生態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讓龍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美,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創造更加良好的生態環境。目前,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思路已經十分清晰,我們正朝著這條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力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奮力譜寫現代化大農業的壯麗篇章。
吉炳軒在報告中特別強調,黑龍江有『大慶精神』、『北大荒精神』兩面旗幟,這兩面旗幟不僅始終高高飄揚,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更加鮮艷奪目,都充分展現了黑龍江人創業、創新、創優的進取精神和光輝歷程。全省都在發揚這種精神,都在創大業、創新業、創偉業,整個龍江大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之勢,同時各條戰線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爭創一流發展成果、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的先進典型群體,催生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新作風,激勵我們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乾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公路建設規模之大、資金投入之多、覆蓋范圍之廣、勘察設計之重、付出辛苦之多都是前所未有,但通過實施三年攻堅戰役,在龍江大地上鋪就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創造了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水利建設工程之浩大、任務之艱巨、資金之困難也是前所未有,但通過這幾年的努力,不論是墾區,還是地方,一項項水利工程、一個個灌溉設施呈現在我們面前,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為千億斤糧食產能的鞏固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哈爾濱路橋建設,這兩年新建改造道路幾百條、橋涵幾十座,一座座跨江大橋相繼通車,一條條高架橋拔地而起,馬路寬了、車不堵了、城市變了,這在過去是不敢想像的。新農村建設,通過抓示點村和省級重點示范村,抓出了一大批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帶動全省新農村建設實現了由典型示范向全面推進轉變。『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這幾年的建設規模之大、受益群體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特別是今年的建設數量居全國之首。還有小城鎮建設、重點旅游名鎮建設以及『三優』文明城市建設,推進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從農村到城市,從墾區到林區,從礦山到油田,一座座現代化的小城鎮,像雨後春筍般興起,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這些喜人的成績表明,龍江大地龍騰虎躍、生機勃勃,已經步入了騰飛發展的高速路。過去的龍江貢獻多多,今日的龍江生機盎然,未來的龍江會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