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西林區民生工程暖民心
2011-09-15 13:51:09 來源:伊春日報  作者:陳曉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5日訊 時下,放眼伊春市西林城內,一項項民生工程讓人倍感溫暖:三公裡10萬平方米棚改正在緊張施工;完成了湯旺河沿岸文化主題公園設計;綠化美化工程栽植各種綠化樹1540餘株,栽植花卉5萬餘株,『觀雲海、看日出』旅游景點建設已開工建設……件件實事折射出西林區科學發展、情注民生的執政理念,呈現出一幅民生和諧、民生幸福的優美畫卷。

  近年來,伊春市西林區始終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切實為民辦好的實事,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以打造『山水鋼城,德善西林』為城鎮建設品牌,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綜合性開發、高標准配套』的工作思路,不斷拉大城鎮框架,完善城鎮功能,使小城鎮建設亮點頻出,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投資200餘萬元高標准建設了西林河橋;投資800餘萬元完成西鋼文明路工程120002平方米,西鋼60棟至70棟道路工程10896平方米,改建興林路及站前廣場工程6000平方米;新建昇級高等級道路和通鄉路124公裡,改造人行道707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橋梁6座;購買公交車15臺,方便群眾出行。實施自來水淨化和改造工程,改造供水管線2萬延長米,日供水能力達4萬立方米,水質綜合指標合格率達100%;新建和改造7座供熱站,引進地源熱泵技術,鋪設供熱管線23680延長米。小城鎮建設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透著富裕,映著和諧……

  對於百姓來說,『錢袋子』鼓起來是富裕的最直觀感受。該區對零就業家庭認真進行調查摸底,多方收集區內外勞動用工信息,積極主動地開展就業服務。2010年,舉辦了兩次全區性的招工招聘洽談會,為7戶企業和21個個體工商戶招工1100餘人,為40名殘疾人和4名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公益崗位。今年上半年,新增就業崗位完成1517個,失業人員再就業完成1320人,公共職業介紹完成1220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該區重點在『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等就業困難人群和進城、外出務工青壯年農民中免費開展技能培訓,2010年舉辦了特色養殖、家政服務等學習班4期,培訓各類人員200餘名。通過培訓,已有50%以上的人員實現了再就業。此外,區工會、農林部門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把『課堂』搬進基層,舉辦農業科技、微機課程等各種培訓班,幫助每一個有就業願望的困難人員『造飯碗』。

  為改善貧困群體生活,該區積極實施關愛工程,加大對貧困人口的關愛力度,該區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利用4個月的時間對轄區內貧困人口進行了登記,今年上半年為145名貧困人口辦理了低保,資助城鄉低保家庭參加居民醫保3877人,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3.7萬元。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積極開展各種救助活動,為轄區內1783戶低收入家庭建立了家庭基本狀況檔案,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20多萬元;為城鄉居民低保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60萬元,為13名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補貼6500元。

  最近,繁榮小區的拆遷戶劉萬春甭提有多高興了,原來他正在忙碌地裝修樓房呢,一家人再也不用擠在那40平米的土房子了,過了年就能住進寬敞漂亮的新樓房了。這是該區實施棚戶區改造後,居民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

  為了改善棚戶區百姓的住房條件,從2008年開始,西林區委、區政府制定了特殊的動遷、回遷優惠政策,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重點對區內4個地段進行改造,南苑一期、南苑二期、愛民二期、愛民三期和鐵路繁榮小區。總計拆遷454戶、29432.52平方米。2010年,該區又啟動了林業棚戶區改造項目,改造拆遷了林場所618戶舊平房,3萬多平方米。從2008年開始,四年來,該區2765戶居民舊居換新樓,今年該區又對三公裡棚戶區進行改造,目前,該區1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工程正有序推進之中。

  近年來,該區不斷加強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社區文化發展搭建平臺。投資100多萬元為社區配備了電腦、電視、VCD等文化設施,購置圖書和音像資料,各社區內棋牌室、活動室、健身中心等活動場所一應俱全。

  各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深挖社會資源,組建秧歌隊、合唱隊、舞蹈隊等文藝體育團體以及書法、美術、攝影等愛好者協會,常年在社區開展各類活動,做到了天天有,周周演,月月唱。目前,全區各社區的文化體育活動隊伍已發展到20支、文化活動網點20多處,直接參與活動人員1000餘人,成為傳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使者。今年,各社區相繼組織開展了以迎慶建黨90周年為主題的文藝專場、演唱會、秧歌賽等群眾性文化活動20多場次,參與群眾達1萬人次,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