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  法院天地
搜 索
龍鳳法院臥裡屯法庭加強制度建設 強化審判管理
2011-10-09 11:06: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9日訊 今年是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之年,龍鳳法院臥裡屯法庭在院黨組的領導下,全面加強審判管理制度建設,以審判、執行績效綜合評估體系為核心,以審判質量、效率、效果的有機統一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用制度管人管事,積極建章立制,各項管理工作平穩推進,切實了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法庭立足基層,踐行司法為民,充分發揮排解糾紛、指導調解、服務經濟的社會職能,年初以來,共審結案件321件,調撤方式結案數達到280餘件,調撤率為87.5%,至今無發回改判案件。

  一、建立審判管理制度,實現審判資源配置科學化

  為了有效解決案多人少的實際矛盾,法庭在審判管理方面實行『四化』工作機制,對審判資源配置進行了合理整合,極大提高了辦案效率。一是立案管理專人化。指定由立案接待員專門負責立案工作,做到當即立案,當天轉到審判員手中。同時,建立巡回立案制度和假日法官值班制度及財產保全措施的快速反應機制。二是審判流程管理規范化。規范送達、保全、調查、公告、鑒定、反訴、中止、延長等相關制度,設立假日法庭、巡回法庭,推行速裁機制。三是審判質量管理制度化。采取『日提示、月講評、季小結』工作方法,加強審管工作。『日提示』是指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案件程序瑕疵、法律文書撰寫等存在的問題當即指出,當日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既提醒,又督促;『月講評』指每月對承辦人的辦案情況、日常制度執行情況、群眾來信來訪情況進行講評並通報全庭;『季小結』是由承辦人匯報本季度的工作、學習情況,總結經驗,交流體會,互相提醒不足之處,使其他乾警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質量和審判員、書記員的職業能力。四是結案歸檔管理嚴格化。嚴格執行案件報結制度,案件審結後,當日網上報結案件並形成完整的電子卷宗,杜絕『報而未結』現象。嚴格按期歸檔,案件報結後的兩周內將實物卷宗移送檔案室,檔案室簽收後的明細表先由內勤核對,再報庭長審閱,杜絕『結而不歸』現象。

  二、建立『四三三』調解聯動機制,實現社會效果最佳化

  『四三三』調解聯動機制是一種以『四個部門』、『三級網絡』、『三項制度』為主要框架,整合訴訟調解、治安調解和人民調解在處理解決民事糾紛方面的優勢,實現調解信息互通有無,調解方法互相借鑒,調解能力互相促進,調解糾紛互動解決,實現調解功能的最大化發揮而探索出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四個部門』是『四三三』多元調解聯動機制的主體,包括人民法庭、公安部門、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法庭通過調解聯動機制,以『三級網絡』和『三項制度』為具體內容,使四個部門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和部門優勢,有效平復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三項制度』即指導人民調解組織制度、調解聯絡制度和調解培訓制度。通過座談會、業務技能培訓、旁聽庭審、參與業務學習等形式,指導人民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員提高法律素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及時發現和控制轄區內易激化的矛盾糾紛。『三級網絡』,即建立由人民法庭、鄉鎮級人民調解組織及治安調解組織、村級人民調解組織構成的縣、鄉、村三級調解網絡,通過發放網絡聯絡卡和調解忠告卡,設置調解網絡聯絡員、合議庭專區專案專辦等形式,將訴訟調解、治安調解和人民調解有機的聯系起來,實現證據聯動、案情聯動、監督聯動、權利告知聯動。機制建立以來,共聯動調解案件286件,培訓調解員70人次,舉辦培訓班4期,發放網絡聯絡卡和調解忠告卡1000餘份,有效節約訴訟成本,防止矛盾糾紛擴大化。

  三、建立接待首問首辦制度,實現審判工作便捷化

  基於大多數群眾對法院內部工作人員的分工不了解、對法律程序不熟悉,給當事人帶來諸多不便的實際,法庭專門建立了接待首問首辦制度。該制度是指首問首辦責任人對前來參加訴訟、諮詢、來訪、來電、辦事等活動的當事人或其他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認真地予以解答、引薦、辦理的制度。首問責任人對涉及自己工作職責的事項,要做到按規定程序辦理,一次可以辦妥的,不能讓當事人或來訪群眾跑第二次。對手續不完備等原因暫時不能辦理的,要說明原因和注意事項。對不符合法庭辦理的事項,要耐心做好解釋和說服疏導工作。首問責任人對不屬於自己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事項,要聯系相關部門派人接待或引導到相關職能部門辦理。對年老體弱、殘疾、行動不便的當事人或來訪群眾必須給予照顧,提供便利,協助辦理相關事務。首問首辦制度的實行不僅讓老百姓少走冤枉路,提高辦事效率,更體現了人民法院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受到轄區群眾的廣泛好評。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