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文化中心將於2013年竣工 打造冰城新地標
2011-10-17 09:25:5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柴宇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訊 2011年4月28日,哈爾濱文化中心項目——哈爾濱大劇院和哈爾濱職工文化藝術宮在松北區隆重奠基。據介紹,總投資10億元的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其建築與哈爾濱文化島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出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劇院功能定位為國內一流水准,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由1527座大劇場、384座小劇場組成。大劇場可滿足歌劇、芭蕾、交響樂、大型綜合類演出等,小劇場可滿足室內樂、話劇、戲曲、綜合類演出等。

  2013年7月,當那片流淌著韻律美、流動美和自然美的建築群——哈爾濱文化中心走進人們視野,仿佛一顆『文化明珠』閃耀在松花江北岸,那裡迷漫的文化氣息將被江風吹散到城市每個街巷。

  一輪『彎月』映江北,冰城『新地標』

  『文化中心』,是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富有遠見的提法,是市委、市政府給城市定位和功能的一個創新和亮點。

  哈爾濱是擁有『哈夏』音樂會等眾多特色文化品牌的北方名都,在歐陸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態文化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是享譽全國的音樂之城。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以水定城,科技興城』的『北躍』發展戰略中,打造包括哈爾濱大劇院、職工文化藝術宮及綜合館三大建築的哈爾濱文化中心。

  未來的哈爾濱文化中心位於前進堤與外貿堤改線堤防圍合處,圍合區域面積約為1.2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約18.8億元,由松北區政府投資建設,工程於2011年3月15日開工建設,2013年7月竣工。建成後的文化中心形似彎月,與太陽島遙相呼應,將成為哈爾濱市又一新地標性建築。

  據負責文化中心項目的建設單位——松北區建設項目管理第二辦公室主任劉振波介紹,文化中心整體將打造一個原生態濕地景觀公園,而哈爾濱大劇院、職工文化藝術宮及綜合館三者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它既是文化中心的核心,又是總體景觀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歌劇、芭蕾、交響樂,一個都不能少

  2013年7月,文化中心將開門迎客。屆時,歌劇、芭蕾、交響樂、室內樂、話劇、戲曲等『一個都不能少』,當你走進文化中心,被濃濃的文化氛圍包裹著,你與文化共生共融的感覺會油然而生。

  大劇院是文化中心主體建築,依水而建,具有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特色。據劉振波主任介紹,大劇院的建築設計和劇院功能均為國內一流水准,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大劇場設1527個座席,歌劇、芭蕾、交響樂、大型綜合類演出將在這裡上演;而喜歡室內樂、話劇、戲曲的觀眾就需要去384個座位的小劇場裡觀看了。大劇院在建設標准上,采用高科技舞臺燈光和照明系統及容納面積大、動作多變靈活的舞臺設備,使觀眾在觀看演出時享受到良好的視聽效果。

  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職工文化藝術宮,總體設計服從於松北區整體規劃,既突出了文化藝術這個主題,又力求功能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使之集文化交流培訓、藝術創作推廣、地方特色旅游於一體。住宿、培訓室、勞作體驗館、報告廳、電影院、主題餐廳一應俱全。

  綜合館裡則包含了博物館、美術館,其建築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博物館以文物展示、圖文介紹、專題片播放等內容為主,更有集聲光畫於一體的電子編程。美術館中有繪畫、書法、攝影、設計類展廳,及若乾個社會名流、個人重大捐贈藝術品紀念陳列室。還將設置藝術水平較高的雕塑群,形成良好的藝術氛圍。

  拒絕襲故蹈常、直白平庸,雕琢『傳世之作』

  拒絕襲故蹈常、拒絕直白與平庸。為哈爾濱打造一座完美的文化中心,設計者在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上煞費苦心,力求精品。

  為將文化中心建設成我市地標性建築,並使其成為國內影響力最大、功能最完善、設備最先進、活動最豐富的一流劇院之一,自2009年12月起,市委、市政府聘請多家知名的規劃設計單位,為文化中心項目出謀劃策,綜合多次專題會議論證的專家評審意見,經市民公開投票後選定整體建築方案設計。更是從北京調集了『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原班人馬來打造『文化中心』。

  『可呼吸的生態島、文化島、旅游島』是文化中心的整體設計定位。在設計方案確定前,市委、市政府組織國內著名設計單位深入研究,征求專家意見,博采眾家之長,最終,一套充分體現和突出北方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歷史文脈延續的方案出爐了。在景觀設計上,運用大地藝術景觀手法對島內原有自然濕地、水系合理保留利用,使文化中心的城市設計及景觀設計更貼近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其建築造型自然、唯美,像一條舞動的飄帶,在水與大地間流動和交織。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