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0月18日訊 今年,齊齊哈爾市糧食大豐收已成定局,糧食產量將超過去年,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是齊齊哈爾市歷史上少有的好年景,風調雨順,為農業豐產豐收客觀上提供了保障,而各縣區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高標准的大田播種,提高種植科技含量等措施,對糧食增產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氣象條件上看,雖然5月中旬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階段性低溫寡照,但作物生長發育期降雨多、氣溫高、光照足,尤其是7月份,我市西部的龍江、甘南、泰來降雨是近幾年最多的,對農作物的長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農作物長勢好,普遍增產。到8月末,全市平均有效積溫為2401℃,比歷史同期高38℃。4——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為388mm,比歷年同期多6.7%。
從推進糧食增產工作上看,今年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498.2萬畝,通過調優結構,主要糧食作物實現了『一減三增』,即:減少大豆面積,由上年的1248萬畝減少到921萬畝,同比減少26.2%;增加水稻、玉米和馬鈴薯面積,分別達到339萬畝、1618萬畝和207萬畝,同比分別增長22.8%、13.3%和78%。依安、訥河、克山、克東四個縣(市)玉米面積達到452萬畝,比上年增加125萬畝,加快改變『一豆擎天』局面。同時,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1200萬畝,同比增長33%。
今年春耕生產標准高。全市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不動搖,克服年初低溫寡照不利氣候條件的影響,通過采取搶播快種、抗旱播種、精播細種、種滿種嚴等措施,加快推進春播進度,抓住了農時,確保農作物播在豐產期,確保大田播種高標准,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為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奠定了基礎。
今年農業生產資金物資投入多。去年農產品價格高,比較效益好,調動了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農民加大投入,既能及時種好地,又能精種地。全市投入春耕資金62億元,比上年增加19.5%。共投入種子20.4萬噸、化肥73萬噸、柴油1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3%、14.7%和8%,提高了春耕生產標准。
今年農業種植科技含量高。齊齊哈爾市編制了主要作物高產、優質、高效品種區域布局規劃,按照四個積溫帶,確定了29個主栽品種和55個搭配品種,嚴格控制越區種植,引導農民適地適種,加快優良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推廣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等主要作物高產栽培模式為主的10項農業新技術,推廣面積8068萬畝,農作物標准化率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