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龍江省舞臺藝術創作大繁榮 創作演出喜聞樂見節目
2011-10-24 14:01: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寧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4日訊 黑龍江素有戲劇大省的美譽。近年來,我省舞臺藝術創作進一步繁榮,取得了豐碩成果。廣大文藝單位和文藝工作者不斷深入挖掘黑龍江歷史文化資源,努力推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文藝作品,在賽場上攬金奪銀,我省戲劇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同時,他們還深入到火熱現實生活的第一線,到農村、廠礦、部隊、學校等基層,用心靈感受時代脈搏,用真情和群眾交朋友,不但創作出三貼近的精品佳作,而且讓基層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文化福利』。

  火熱生活是精品創作源泉

  據初步統計,『十一五』期間,我省共創作生產舞臺藝術劇目和大型文藝晚會115部,中小型文藝節目600餘個,音樂作品6萬餘件。黑龍江舞臺藝術作品在全國重要賽事及評選活動中連獲殊榮,使我省戲劇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其中,歌舞劇《中華吟》和話劇《風刮卜奎》雙雙榮獲『文華獎』;音樂劇《蝶》獲『文華大獎』特別獎;龍江劇《鮮兒》獲『曹禺戲劇獎』,主演李雪飛獲『梅花獎』;大型評劇《半江清澈半江紅》成功實現全新改版;舞蹈詩劇《鶴鳴湖》獲舞劇舞蹈詩編導金獎……

  『省委省政府適時提出實施「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在廣闊的黑土地上奏響了一曲曲改革和發展的華彩樂章。偉大的社會實踐、火熱的現實生活為我們文藝家深入生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為文藝創作的繁榮,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營養。』省文聯副主席、省曲藝團團長宗成濱深有感觸地說。

  剛剛落幕的『火熱時代多彩龍江』——黑龍江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專題文藝采風創作展覽展示活動,自5月23日啟幕之後,在四個月的時間內,全省700多名文學藝術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通過慰問演出、書畫筆會、交流輔導、參觀寫生等形式,創作了文學、美術、書法、攝影和音樂、舞蹈、曲藝等3000多件文藝作品,在基層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文化下鄉』收獲多

  近年來,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的全省各級各類文藝團體『送歡笑到基層』等文化活動,不斷在龍江大地上演。藝術家們走田間,下地頭,入林區,進校園。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省舉辦各類大型示范性文化藝術活動和群眾性文化活動12萬次。這些巡演活動以『觀眾不限人數,演出不收費用』為宗旨,立足農村田間地頭、鄉村場院為舞臺,真正把文化下鄉、文化興鄉、文化留鄉做到實處,讓基層群眾看到了高層次的文藝演出,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省曲藝團是『送歡笑到基層』活動中最為活躍的藝術團體之一,自2007年起,他們的足跡遍布雞西、牡丹江、佳木斯、綏化、伊春、哈爾濱地區等,歷時5年,行程9.7萬公裡,演出330場,觀眾人數達36.4萬人次。

  宗成濱說,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建立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在目前農村文化消費薄弱的情況下,政府應該繼續鼓勵專業劇團三下鄉演出活動,使『送歡笑到基層』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采取『政府買單、百姓受益』的這種『送文化到基層』文藝演出活動,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既調動了專業表演團體的積極性,又能確保優秀文化產品送到農村、送給農民。

  『文化下鄉』帶動基層文化建設

  『送歡笑到基層』活動中,無數感人的故事激發著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

  在佳木斯樺川縣悅來鎮,一位舉著輸液吊瓶來看演出的農民,讓演員們深受感動;在雞西滴道礦,全體演員下礦演出,第一次體會了基層工人的辛苦;在雞東縣雞東鎮,農民劉會軍將自己平時寫的反映農民生活的相聲,說給省裡的藝術家們聽。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偶像、著名相聲演員劉彤當即收他做了學生,如今,劉會軍已是雞西電視臺一檔農村節目的主持人了;在綏化市慶安縣,農民歌手洪蕾聽完省曲藝團歌唱演員劉冰歌的演唱後,在後臺一直捨不得離開,劉冰歌現場收她為徒。她激動地說:『這真是我做夢也不敢想的事!我一定把握好難得的學習機會,把藝術家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傳承下去,為農村的文化建設服務。』

  宗成濱說,農民不僅需要大劇團的下鄉,更需要培育和發展自己的文藝隊伍。文化下鄉活動只有與農村特色文化建設相結合,注重培養農村基層文藝骨乾,創作演出農民喜聞樂見的節目,纔能讓文化真正融入農村生活。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