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26日訊(王國良 記者岳雲雪)柴玉軍是黑龍江哈爾濱電業局電纜工區的一名電纜看護工,同事們都習慣叫他“老柴”。今年剛50歲的“老柴”,由於長期在室外看護,臉上的皺紋被風沙侵蝕的好像梯田一樣錯落有序,讓這個五十來歲的東北漢子看起來更像是六十多歲。
10月26日清晨5時,在位於哈爾濱市八區地道橋施工現場的工地上,記者第一次見到了這個今年已經堅守在電纜看護崗位上六個多月的老柴。據老柴介紹,他是從今年四月初來到這裡看護的,已經在這個看護點上呆了半年多。每天早上他們五點准時就要從簡易的帳篷裡爬起來,開始一天的電纜巡視工作。
|
“雖然我們的看護內容很簡單,但是具體做起來卻一點也不簡單。”老柴介紹,每天他們要24小時不間斷地對工地上涉及的電力電纜進行看護,並且還要對施工中每一處危及電纜安全的行為進行監督、指導和制止,確保施工期間電力電纜的安全可靠供電。
與老柴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這個局前三季度共對哈爾濱市中部路網、西部路網、宣化街、先鋒路拓寬、地鐵等8個指揮部,大成街、國民街等4家施工單位的172條路改工程施工現場進行設備監護。其中對182條道路、6條66千伏電纜線路、439條10千伏電纜線路、33條重點道路的連續監護已超過150天。通過組織對這些施工現場的不間斷看護,這個局前三季度共避免配電電纜外力故障和破壞68起,制止野蠻施工85起。
|
原來,老柴是與另外一位叫彭學良的年輕師傅一起看護,兩個人互相倒班,後來由於工作需要,施工現場多,彭學良師傅被調到了另外一個工地看護。現在,八區地道橋施工現場6條66千伏、14條10千伏電纜就剩下了老柴一個人在看護。每天早上,老柴都要等到管片的高振東師傅來了之後,纔能去附近的的小吃部吃上一頓熱乎飯。如果現場工作量大,涉及危險點和隱患多的話,老柴只有在工地上泡上一碗方便面對付一下。午飯和晚飯都是工區派人專門送過來的盒飯,菜品也比較豐富,但是老柴也只能在工地上邊吃邊看護。
|
今天的菜品是黃花魚、煎荷包蛋和青椒炒土豆絲,還有熱乎乎的大米飯。下午4點30分左右,老柴開始吃晚飯。看著柴師傅一邊吃飯,一邊還目不轉睛地盯著施工現場,記者有點納悶。“越是到這時候,越是要加倍小心。”老柴告訴記者,飯點的時候,往往是現場施工人員思想最活躍和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時候,所以作為電纜看護工的他們,更要打起120分的精神,生怕這群農民工兄弟們一不小心惹下“大禍”。
“雖然看護工作很辛苦,但是能為千家萬戶的光明站崗,我覺得值!” 16時40分,吃過一頓簡單的晚飯後,老柴又開始了對施工現場的新一輪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