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  法院天地
搜 索
用鐵人精神強審判 建設人民滿意好法院
2011-11-09 14:47: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文斌 褚立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9日訊 讓胡路區法院位於大慶油田核心區,1980年建院,內設12個部門和3個派出法庭,現有乾警109人,碩士學歷23人,年均受結案萬件左右,法官人均結案240件以上。

  目前該院這屆班子是2002年組建的。九年來,在上級法院的指導下,在地方黨委的領導和政府支持下,他們始終堅持政治建院,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大慶精神建班子,鐵人精神帶隊伍,改革創新強審判,從嚴管理樹形象。各項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有了較大的進步。特別是張述元院長到黑龍江工作後,把該院作為聯系點,多次親臨該院視察指導工作,並要求他們要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當標兵、扛紅旗,做全省法院服務大局的模范、司法為民的模范、改革創新的模范、從嚴管理的模范和創先爭優的模范,並通過多種方式對該院給予支持和鼓勵,使該院各項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連續八年在全市法院工作考評中排名第一,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人民日報《情況反映》等中央媒體多次刊登該院工作經驗,得到省委書記吉炳軒同志兩次批轉。

  一、堅持思想政治建院

  幾年來,讓胡路區法院始終堅持政治建院不動搖,服務大局不放松,司法為民不止步。按照省法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教育全院乾警深化對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認同,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

  一是強化政治建院意識。首先在班子成員中牢固樹立政治建院意識,用“三個至上”引領法院工作方向。在全院乾警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審判工作,樹立群眾觀點,強化宗旨意識,讓司法取信於民。教育全體法官把堅定理想信念同履行職責使命緊密結合起來,把能動司法、服務大局貫穿於審判工作全過程。把營造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作為法院首要任務,在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管理方式,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是構建穩定發展環境。制定了《服務“創建百年油田”21項工作措施》,建立了與轄區石油石化企業聯席會制度。依法妥善處理了鐵人紀念館用地拆遷案、油田熱網改造工程案、創業城用地租賃糾紛案等多起涉及油田發展穩定的特大型案件,九年來,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10億元。妥善處理涉及哈大齊工業走廊、“三城聯創”、城中村改造建設案件8000餘件,為推進大慶跨越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並針對發展中存在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受到中央候補委員、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玉普等同志的高度贊譽。

  三是營造和諧法治環境。建立“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互相配合,職能部門層層把關的信訪工作格局。對長期積壓的145起信訪案件逐案落實責任,對確有問題的17件提起再審,依法糾錯。對來訪群眾,凡是符合信訪聽證條件的,一律公開聽證,還當事人一個明白。對工作推諉拖拉、不負責任、嚴重失職的乾警,紀檢部門嚴格追究責任。連續九年無錯案。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一律采取先賠償後量刑原則。此類案件沒有出現一起上訪。九年來,執行案件綜合結案率97.36%,執行到位率85.99%,努力創建了無執行積案院,越級上訪發生率不到千分之一,連續三年被省高院評為“涉訴信訪工作先進集體”,《人民日報內參》專題刊登了該院處理涉訴信法訪工作經驗。

  二、堅持踐行司法為民

  讓胡路區法院始終把人民放到最高位置,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標准,在乾警中築牢宗旨意識、群眾觀點,全面推行便民、利民、為民司法新舉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一是便民訴訟。按照省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的要求,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立案大廳,開通了“綠色通道”,實行集諮詢、訴狀打印、立案、分案、排期、送達、保全、收費、信訪聽證於一體的“一條龍”立案方式,立一起普通案件只需20分鍾,做到了當日立案、當日排期、當日確定主審法官、當日送達開庭傳票,並主動向當事人送達保全提示、申請調取證據提示、訴訟風險提示,方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同時,嚴格規定了案件流程環節的時限,從根本上杜絕了案件久拖不決的問題。連續九年無超審限案件。三個派出法庭實行了預約立案、上門開庭、雙休日辦案、巡回開庭活動,並在邊遠地區設置便民聯系點,把法庭開到油井旁,受到群眾的普遍贊譽。

  二是和諧司法。全面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方針,推行“三調解”、“三必調”工作方法,調解中心、承辦法官、分管院長梯次調解,合力化解矛盾糾紛。建立了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企業組織調解的調解聯動機制。通過加強訴訟外調解,近年受案數以3%的速度下降,緩解了法院的訴訟壓力。為推進調解工作,成立了立案調解中心,對所有民商事案件優先進行立案調解。從立案到制發裁判文書僅需30分鍾。五年結案7000餘件,無一申訴、無一上訪,實現了“定分止爭、案結事了”。

  三是扶弱濟困。九年來,對弱勢群體指定援助律師132次,對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和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依法緩、減、免交訴訟費472萬元,專門設立了“司法救助基金”。九年來累計捐款38.5萬元,對判決權益不能實現且生活確有困難的申請執行人和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屬予以救助。同時,為特困群眾申請司法救濟金280餘萬元,共救助弱勢群眾127人。

  三、堅持強化司法管理

  讓胡路區法院根據省高院“司法管理年”活動的部署,健全司法業務、隊伍、政務管理體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件的要求,積極推進司法改革,不斷完善審判運行機制,提高審判質效,促進司法公正,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一是抓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了涵蓋立案、分案、排期、送達、審理、執行、案件評查等14個節點的審判流程體系,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了包括網上流轉、資源共享、全程錄像、同步監督、統計分析於一體的審判管理系統,提高了審判效率,促進了司法公正。針對全院年均受案超萬件,2010年以前一線主審法官不足40人的實際,建立了審輔分離機制,成立了“司法輔助中心”,把案件送達、保全、調查取證、鑒定評估拍賣對外委托及卷宗裝訂五項工作,統一由“司法輔助中心”專職人員具體負責,使送達、保全不及時、調查取證慢、鑒定時間長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目前,全院90%以上的案件3天內送達,排期開庭率100%,鑒定評估拍賣時限大幅縮短,案件平均審限縮短至27.4天,審限內結案率始終保持100%。

  二是抓機制,強化從嚴管理。始終堅持從嚴治院、從嚴治警不放松,從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起案件抓起,做到行有標准、管有出處、考有依據、評有等級的“無縫隙”管理。制定實行了涵蓋立案管理、審判管理、執行管理、案件質量管理四個方面的《司法業務管理體系》;制定實行了涵蓋黨政事務、紀檢監察、隊伍管理、教育培訓四個方面《司法隊伍管理體系》;制定實行了涵蓋檔案、財務、考勤、辦公、後勤六個方面的《司法政務管理體系》。還開發應用了涵蓋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內部管理、表彰獎勵、宣傳調研等8項內容的乾警業績考評軟件系統,使審判業務、隊伍、政務等管理數據都能實現網絡監控、自動統計,各項考核數據隨時計入乾警業績考評電子檔案,並在網上公示,實現了法院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

  三是抓考評,嚴格兌現獎懲。以目標管理考評、卷宗質量查評、信訪案件通報、流程落實通報、調研宣傳通報、質量差錯案件通報、上訴及再審通報、違法違紀通報等8項經常性考評通報為抓手,嚴格乾警業績考評,做到了各項工作都有檢查、有通報、有講評、有獎懲,形成了日考核、周公示、月獎懲的經常性管理機制。近三年來,共印發工作通報228期,通報問題386個,根據通報開展工作排序6次,10名排序在前的被通令嘉獎,10人次因排序靠後被通報批評,4人被取消公務員年終獎,有3名乾警因違反工作紀律被調離工作崗位,4名乾警受到紀律處分。從嚴管理確保了司法公正,大大提昇了法官形象,2008年區委對全區73家單位首次工作考評中取得第一名。2011年2月區人代會上37家行政和司法機關測評,該院人大代表滿意率排名第一。

  四、堅持加強自身建設

  讓胡路區法院緊緊圍繞主題實踐教育、爭先創優活動和省高院廉政建設工程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省法院提出的創建辦案質效優、司法能力優、司法作風優、服務水平優的“四優法院”,實現隊伍素質、審判質量、司法公信力“三個提昇”的目標要求,努力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風清氣正、奮發向上的法官隊伍。

  一是強化班子表率作用。努力創建風清氣正、和諧向上、勇站排頭的領導班子。工作上,勤勉敬業、身體力行;自律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改革上,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本屆班子上任前,訴訟費每年不足150萬元,刑事罰金一分沒收過。2002年後,每年訴訟費和刑事罰金都在1000萬元,2010年達到1200萬元,是過去的8倍多。新建了三個派出法庭和院公寓樓及辦公樓改造,辦公環境、科技含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去年通過置換和政府投資又新建了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審判大樓。班子工作起點高、思路新、舉措實,各項工作都出經驗、有亮點,審判流程改革、立案調解、隊伍建設、規范化管理、執行、信訪等工作經驗先後15次在最高院、省委政法委和省高院交流。

  二是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把大慶精神作為立院之本,把鐵人精神作為育人之魂。在全院乾警中樹立“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先後湧現出“新時期好法官”顧雙彥、全國優秀法庭乘風法庭、全國“巾幗建功文明崗”、“三八紅旗集體”民一庭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群體。全院15個庭室均榮立集體三等功,兩個庭室榮立二等功,一個法庭榮立一等功。在109名乾警中,有63人受到市級以上表彰,有9個庭室和12名個人受到過國家和省級表彰,有46人榮立三等功,1人榮立二等功。在用人上,不看人情看能力、不看背景看人品、不看資歷看業績的用人導向深入人心。兩次乾部調整,有26名年齡在30歲左右的年輕法官被提拔為中層領導和科級乾部,都是各個層面的先進典型,在全院乾警中形成了風清氣正、和諧向上、勇創一流的良好局面。

  三是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按照張述元院長提出的算好“政治、經濟、家庭、名譽、親情、自由、健康”七筆賬要求,開展經常性的廉政教育。年初第一次大會就是廉政宣誓大會,黨組成員和庭室長當面向全院作出廉政保證。每年重大節日,紀檢組都給乾警家屬寫一封《家庭助廉信》,院長給每位乾警發一個提醒廉潔過節的短信。在立案階段向當事人發“廉政監督卡”,全程監督法官是否廉潔執法。每年都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會,律師座談會、大企業座談會,聘請了30名廉政監督員,聽取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人民陪審員,監督法官公正廉潔司法。刑事審判工作制定了廉政告知制度,執行工作建立了“申請執行人聯系會制度”。為提高乾警待遇,建立了乾警食堂、健身室、洗衣房、洗浴室等服務設施。由於教育及時,監督有力,保障到位,該院實現了連續九年無嚴重違法違紀事件。

  今年4月,讓胡路區法院榮膺“全國模范法院”,並且在今年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與省委聯合在大慶召開“全國模范法院讓胡路區法院表彰大會”。該院黨組一致認為榮獲這一崇高榮譽,既是認可,更是鞭策。為此,院黨組決心以榮獲“全國模范法院”這契機,為新起點,帶領全院乾警保持著高昂的工作勢頭,以更高的工作標准,加倍努力奮斗,在大慶這片英雄的熱土上續寫人民司法事業的新篇章,讓大慶紅旗永不褪色!讓鐵人精神永放光輝!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