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30日訊 經實地測產和有關部門復核,今年大慶糧食總產64億公斤,實現了『四連增』,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新增156.7萬畝玉米膜下滴灌增產6.27億公斤,佔增產總量的近一半。
大慶地處我省西部旱區,平均降水量遠遠小於蒸發量,十年十春旱,缺水卡住了農業生產的『脖子』。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大慶市不斷探索節水灌溉之路。2007年,面對歷史上罕見的夏伏連旱,為解決高棵作物抗旱問題,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廣玉米膜下滴灌技術,並作為一項保糧增產、惠農富民項目,四年來持續擴大新建面積,僅今年就達156.7萬畝。
經過近年的探索和實踐,玉米膜下滴灌集成和組裝玉米立體通透栽培、覆膜增溫保?和滴灌節水抗旱技術,已成為大慶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推進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轉變的重大戰略舉措。在農業生產遇到乾旱、低溫等自然災害時,增產增效尤其明顯。大慶因此被水利部確定為東北四省區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區,被譽為『扛起了松嫩平原節水灌溉的大旗』。
今年大慶遭遇苗期低溫天氣。通過實踐對比,玉米膜下滴灌畝保苗4200株以上,畝均產量900公斤至1000公斤,比常規玉米增產400公斤至500公斤,平均含水量比常規玉米低10%左右,籽實較常規玉米高出一個等級。扣除投入成本,今年新建的156.7萬畝膜下滴灌玉米比常規玉米增收12.5億元以上,而且節水2.6億立方米。
為有效推進玉米膜下滴灌項目建設與管理,大慶市成立了市、縣(區)、鄉(鎮)、村四級服務體系,並建章立制。各級服務組織協調解決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同糾紛,指導滴灌設備安裝及售後服務,年終協助企業收回租賃設備和賒銷款;企業承擔因設備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並保證第二年能正常使用。為解決膜下滴灌乾支管采用的PE材料易折怕磨、使用壽命短和不利回收貯存的問題,從明年開始乾支管全面采用涂塑管帶。涂塑管帶柔韌、承壓力強,抗折性、耐磨性好,方便回收貯存,使用壽命可達5年。且用途單一,可避免農民因趨利而私自變賣。
《大慶市高效節水農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3年建設膜下滴灌面積400萬畝。2012計劃新建61萬畝,目前新建面積已經落實,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